煙草在線專稿 雖然禁煙組織經常將中國煙草行業當做一個“毒瘤”行業,但是從本質上講,任何事物都存在其兩面性。2017年11月,當全中國上億股民在為茅臺集團超過700元每股的股價和4000億的市值而瘋狂的時候,中國煙草已經悄悄在其內部會議上喊出了稅利瞄準12000億的目標。這個目標是茅臺集團總市值的3倍,相當于A股整體市值的1/50,是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行業指數上證50的近1/10,要知道上證50里面包含著中石油、中石化、四大國行等巨無霸企業,但論稅利總額,無產業能望煙草行業項背。
當然,在巨大的稅利背后,中國煙草面臨著外界很難理解的挑戰。從行業內部所總結的“四大挑戰”、“四大難題”、“三下滑兩居高”等關鍵詞語可以看出,這個產值巨大的行業同樣在面臨著巨大的問題。
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而言,中國煙草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角色定位尷尬。作為事實上的壟斷行業,中國煙草依賴其壟斷地位在國內獲得了大量的利潤,這讓它變得龐大醒目,也讓它變得臃腫僵化,可以說,因為政策支持而存在的中國煙草,在市場化的過程中,在為官商之間的自我定位而迷茫著。這一點從中國煙草的共同價值觀可以看出端倪,國家利益至上側重的是為國,消費者利益至上試圖去討好消費者,卻偏偏沒有對自己有任何定位。
同時,根據衛生組織的報告分析,卷煙的危害也日漸為人所了解。人們對于環境問題的訴求,從無法短時間解決的霧霾、水污染和沙漠化轉向了更容易解決的卷煙和食品問題。但相對于食品來說,卷煙因為其會對別人同樣造成困擾而遭到了更多的重視。因此,當前對卷煙的批判非常多,禁煙已經逐漸有了一種向前發展的氛圍。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開始,中國多數政府都開始對卷煙消費進行控制,而很多本身對煙草存在不滿的利益相關部門,這時候也是不忘加一把火。
困惑于十字路口的中國煙草,在2016年庫存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這種增長,是不斷增加的稅利指標和市場消化速度之間的矛盾。而從更深刻的角度說,這種矛盾來自社會對更健康綠色的發展訴求和無法對卷煙控制提出更具可行性思路的煙草行業之間的矛盾。但如果武斷的說禁煙就是消滅煙草行業,那么12000億的稅收由誰來保證?這顯然不是那些躍躍欲試的人群所考慮過的問題,也是社會大眾很少了解的煙草行業的另一面。
那么,在這種背景下,喊出的12000億稅利會是中國煙草的保命符嗎?
是,也不是。
是的原因很簡單。稅利是什么?直白的說是財政收入,而財政收入會轉化為政府投資、基礎建設、居民保障等各方面的支持。在面對“L”型發展狀況的中國而言,在沒有找到那個拐點前,如何保持更多的財政以維持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對于卷煙這種嗜好品而言,政府的整體態度應該是控但不禁,這對消費者和國家來說,其實都是個必要的緩沖階段。
不是的原因則要復雜些。因為卷煙的危害性大眾認可,因此,如何從技術手段去解決卷煙的危害,或者找到吸煙者與普通人群之間最合理化的距離,才是最終能夠確保中國煙草發展的保命符。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一個行業的發展速度不可能無限制的領先于整個國家,更不可能戰勝各行業綜合發展所帶來的強大潛力,因此,如何集中力量去解決以上兩個問題中的任意一個,就變得無比重要。如果確實無法更進一步證明卷煙危害的局限性或消除其危害性,那么后一種解決的方案顯然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所謂最合理化的距離,簡言之就是盡量從各種條件上,既減少卷煙對非吸煙者的困擾,又滿足吸煙者的需求,這對整個煙草行業來講,都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
2017年即將過去,12000億,中國煙草買的只是一副延緩衰老的化妝品,而要想重新煥發青春,改變自我顯然更重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