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最新數據,4月份工業生產由減轉增,制造業增速回升明顯,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3月份為下降1.1%。市場銷售有所回暖,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占比持續提高,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178億元,同比下降7.5%,降幅比3月份收窄8.3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32%。總的來看,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有所改善,我國經濟運行正逐步向常態化復蘇。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境外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國內經濟穩定復蘇仍面臨諸多挑戰。就行業來說,筆者認為還有三個方面需要持續關注:
一是關注植煙區氣候做好抗旱防汛預案。進入5月以來,全國多地相繼出現階段高溫天氣,且今年農歷閏四月,在作物播種、生長上都有一定影響,特別是處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異常的大氣環流的情況下,烤煙移栽、生長也將受到氣候條件制約,歷史上一些地區有多年在烤煙移栽期和緩苗期降水偏少,出現烤煙產業受旱災而減產的情況。在烤煙生產即進入移栽期旺長期過程中,應積極應對可能的旱情或洪澇,需做好以搶抓節令為立足點的抗旱防汛統籌預案工作,全力保障煙葉生產平穩有序,確保圓滿完成年度工作任務。
二是關注“疫情期間消費行為的轉變”。目前全國抗疫阻擊戰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前期,尤其是1月底2月中旬前還未施行“5天一輪”滾動訪銷期間,大部分消費者減少外出、煙店未營業,小區施行封閉式管理,部分卷煙品牌斷貨,甚至出現緊俏煙漲價現象。零售戶嘗試了線上下單、上門送貨的經營模式,許多消費者在市場出現一列變化后,采取一次多買點、減少購買次數的措施,這些變化是否會引起“消費者吸煙量減少、卷煙儲備增加”消費行為的改變,值得我們長期關注,畢竟預期的報復性消費終究沒能到來,而這也將影響到區域市場零售的動銷。
三是關注“疫情對市場狀態的沖擊”。疫情期間倡導少外出,不聚會,紅事延后,白事簡辦,使得卷煙的禮品、社交、婚慶、商務等消費屬性弱化,自律小組作用受疫情影響也大打折扣。這些消費行為的改變都對卷煙市場狀態帶來一定沖擊。目前沒有專家或組織明確疫情會延續到何時,換言之,疫情可能會長期持續。無獨有偶,近日,有控煙人士在人民網刊文稱“吸煙人群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比例更高”,這一輿論風向顯然對本就趨于弱化的卷煙消費市場帶來進一步的沖擊,而消費者出于多方考量,如若持續弱化卷煙的各種消費屬性,那勢必對卷煙的市場狀態不利。
根據財政部4月公布的一季度財政收支數據,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4.3%。疫情當前,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財政收入下降,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保民生、保就業等工作還不能放松,這個時候就格外需要國有企業顯擔當、有作為,為國家財政積極做貢獻,煙草行業作為國有企業的一員,在復工復產和促經濟穩定上同樣需積極有為,積極關注各方動態,提前做好各項工作預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