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煙草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支撐,是中國煙草走近世界煙草科技舞臺中央的必由之路,需要煙草行業各級大膽啟用科技創新人才,積極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為煙草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因為科技創新是走“崎嶇路”,探索“無人區”,必然存在著不確定性。再者,科技創新不是墨守成規,而是另辟蹊徑,僅靠傳統方法與措施,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在科技創新上,如何才能有較大突破呢?筆者認為,科技創新需要保持好奇心,才能有較大突破,才能涌現出較多的科技創新成果。
最近幾年,煙草工商稅利總額穩居萬億之上,煙草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究其原因,在于煙草行業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在于煙草行業科技創新活力不斷增強。如果沒有科技創新人員的好奇心,怎么能在科技創新重大專項上有突破?如果沒有行業領導的好奇心,卷煙品牌產品規格會層出不窮?
說起科技創新,有些人總認為:有了嚴密的制度,有了豐厚的薪酬,科技成果就會指日可待。這種想法過于天真,因為科技創新不是“走直路”,更不是“朝九晚五”,而是開另一扇窗。如果沒有好奇心,就不能解決“卡脖子”難題;如果沒有好奇心,就不能解決品類建設。
一部科技發展史,就是一部好奇心史。縱觀歷史上的重大發現,無不是好奇心的結晶,諸如,電燈的發明、火箭的制造等等,都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才有了今天的模樣。對于煙草制品來說,是好奇心的使然,從無嘴煙支成長為過濾嘴煙支,從粗支煙演變為細支煙等等,假如缺少好奇心,一切都好老模樣,也就無從談起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成果不是干出來的,也不是想出來的,而是探索出來的,既然如此,科技創新人員不妨多一些好奇心。對煙草行業未來發展保持好奇,對制約煙草行業健康發展重大課題保持好奇,對煙草品牌建設保持好奇,只有這樣,煙草行業高質量發展才會變成現實。
多一些好奇心,要對科技創新人才實行彈性工作制。朝九晚五,不適應科技創新人才,因為科技創新人才需要靈感,更需要好奇心。如果把科技創新人才束縛于上下班,好奇心難以存在,科技創新就會成為空談。試想,那些出成果的科技創新人才,無不是加班加點的人員,無不是不走平常路的人員。對于科技創新人才,應實行彈性工作制,放手他們進行科技創新,這樣,科技創新成果就會不斷涌現。
多一些好奇心,要對科技創新人才實行容錯糾錯機制。在科技創新過程中,難免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如果沒有容錯糾錯機制,有些科技創新人員可能受到處罰,甚至遭受到不公正待遇。讓科技創新人員多一些好奇心,大膽試、大膽闖,在基礎研究上有可能開辟一片新天地,從而助推煙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在科技創新過程中,要容得下錯誤,經得起失敗,因為科技創新是煙草行業發展的原動力。
多一些好奇心,要對科技創新人才實行激勵考核機制。對科技創新成果要進行獎勵,以激發科技創新人員的激情,切不可吃大鍋飯,那會影響到科技創新的熱情。對科技創新人員考核,要本著實事求是原則,不能憑借著考核,否定沒有創新成果的科技創新人員。只要激勵得當、措施有力,科技創新人員的好奇心就能永恒存在,就不用擔心科技創新沒有成果。
多一些好奇心,不是簡單說教,需要付諸于行動,為此,煙草行業要加快改革步伐,讓科技創新有豐厚的土壤;要加快薪酬制度改革,讓科技成果分享改革紅利。只有激發起科技創新人員的好奇心,科技成果就會水到渠成,自然,煙草行業就會擁有強大的競爭實力。
多一些好奇心,是煙草行業高質量的內在要求,需要抓緊落實到位,讓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