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草在線公眾號報道
市場概述
今年1-10月,31個重點品牌合計銷售3459.9萬箱,同比增加102.4萬箱,實現銷售收入11666.3億元,同比增加637.3億元,單箱批發均價3.4萬元,同比增加900元。其中,「雙15」品牌實現銷售2656.5萬箱,同比增加52.2萬箱,實現銷售收入10141.6億元,同比增加480.8億元,單箱批發均價3.7萬元,同比增加900元。
「雙15」品牌的市場份額再創新高,達到68.7%,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單箱批發均價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750元,超出重點品牌2730元,但因為結構提升的速度慢于市場整體,銷售收入市場比重下降了0.5個百分點,維持在81.7%,其中有10個品牌保持銷量、價值、結構「三個增長」,4個品牌實現銷量、價值「兩個增長」。
往大處看,大品牌逐漸回暖,如果說之前大品牌的努力還集中于恢復性增長,那么最早從8月份最遲從四季度開始,隨著商業渠道的投放收緊,再加上價格自律的作用發揮,大品牌尤其大產品狀態普遍企穩轉好,盡管出口并沒有明顯變化,但入口的收緊還是足以讓整個市場呈現出價格提升、庫存降低的向好勢頭,大品牌也開始從相當長時間的焦慮、慌亂中走出來。
另一方面,細支煙繼續有搶眼表現,前10個月商業銷量突破200萬箱,不僅有77%的同比增長,市場份額首次突破5%,更讓人感到欣慰的是,在二類細支煙仍然貢獻絕大部分增量的前提下,細支煙的單箱批發均價有1800元的同比增長,沒有結構支撐的細支煙只會是自己給自己挖坑,賣得越多、跑得越快對產業的傷害越大。
隨著「金中支」、「雙中支」的長期熱銷和穩定溢價,頭部品牌的示范效應吸引著更多的后來者,從傳遞出來的信息看,大部分品牌都有或者已經推出中支產品,對于市場熱點的追逐永遠有合理的一面,不能據此指摘跟隨者的策略,只是希望在推出自家中支產品之前多盤算盤算,為什么推,到底推給誰,又能做到什么不一樣。
歸結起來,正因為「雙15」品牌有如此表現,也正因為有休養生息的窗口期,所以才希望從政策引導的角度助推品牌發展的更進一步。
雙喜
前10個月,一類雙喜商業銷售14.3萬箱,全國排名第11位,最大的規格雙喜(硬五葉神)有5萬多箱;二類雙喜銷售43.4萬箱,全國排名第5位,最大的規格雙喜(硬經典1906)銷了26萬多箱。這是雙喜的差距,亦是潛力。在短期內難以逆轉的現實中,一類煙的價值重塑、氛圍營造、話題打開,二類煙提速對三類煙的基座上移、升級置換,都是雙喜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云煙
巨大的稅利盤子和發展期望,讓云煙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每一步都思前慮后,想法多了反而更放不開手腳,現在或許更需要「回歸初心、重裝上陣」。
利群
最遲過了本月中旬,利群今年的商業銷量就將超過去年全年,中國煙草將出現第一個銷量300萬箱+,同時單箱均價4萬元+的大品牌,利群用事實告訴大家,結構可持續才是最具決定性的基礎。不過,筆者更感興趣的是,利群對之前的「西湖戀」有一個顯著的升級改造,這是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一方面產品的持續改進是品牌發展的內在要求,另一個方面沒有必要動輒另起爐灶,品牌的競爭力就隱藏在這些細節當中。
白沙
頂部有「和天下」的高歌猛進,這邊再一手以「天天向上」牽頭輸出年輕化,一手圍繞「硬紅韻當頭」推動基座上移,白沙的努力換來了近2000元的單箱提升,不過稍顯遺憾的是,盡管有很多大膽的想法和具體的動作,但「天天向上」絕對銷量并不突出,到底是產品力有提升的空間,還是品牌年輕化必須要有更漫長的過程,考驗的是白沙的耐心和韌勁。
南京
經歷此起彼伏的控量投放之后,「炫赫門」前10個月仍然有近20萬箱的同比增量,究竟是我們低估了細支煙的潛力,還是看輕了南京在細支煙市場的爆發力,更具空間感的是,「雨花石」的月銷量已經突破4000箱,前10個月達到5萬箱,在消費轉移和消費升級「兩個承接」中斬獲頗豐。不過,南京需要在三個方面引起注意,一是「金中支」、「雙中支」在話題性、價值感的營造對于南京細支煙向上走的影響;二是南京這兩年還沒有過于突出的新產品;三是不同產品之間事實上的割裂感。
黃鶴樓
在1916、珍品和軟藍這條強大的產品中軸之下,愈見穩健的黃鶴樓看起來比過去低調隱忍了很多,但實際上發展的勢頭和步伐遠比感知要強烈許多,而且黃鶴樓在很多地方以銷量上讓一步、品牌和結構進一大步的姿態,用黃鶴樓兵不血刃地置換紅金龍,十分高明。
芙蓉王
這個月得到的信息,芙蓉王Slogan從“傳遞價值、成就你我”升級為“你我共享、趣味人生”,很好很亦可賽艇。年輕化、玩趣化、去功能化是筆者一貫堅持的主張,尤其在信息過載的外部環境中,不要試圖給消費者強加過多的內容,讓消費者感到輕松舒適,為消費者留下想象和共鳴的空間更有意義。
黃金葉
穩扎穩打的「天葉」「天香」,快馬加鞭的「愛尚」「樂途」,眼花繚亂的區域定制,敢想敢為的年輕樣式……最近兩年的黃金葉有很多積極付諸于行動的想法實踐。以河南工業的體量規模,「AIO」的品牌結構確實有諸多局限,讓外界對黃金葉的區域性、年輕化有很多擔憂,但也正因為此,筆者呼吁為這些迫不得已的包羅萬象以適當松綁,為品牌生態的豐富和多樣創造環境。當然,從品牌自身的角度,跑得很快、力度很大的黃金葉,也需要為類似做法以合理的區隔與揚棄,以防偏離品牌的主題主線、帶來無謂的資源消耗。
黃山
單以數據呈現而言,黃山無疑是今年表現最為搶眼的幾個品牌之一,但對于黃山自己,比耀眼增長更透徹心扉的,或許是這兩年調整期所經歷的挑戰與體會,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新的市場基礎和發展路徑,堅持結構往上走,注重市場基礎、品牌狀態和客戶盈利,鞏固細分優勢,突出風格特色……這些看似不具備太高技術含量、引不起過多關注的做法,甚至還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卻可以更加有力地支撐起黃山的企圖心和可持續性。
泰山
對于一、二類煙需要更多努力的泰山而言,「好好學習」幾個月短短時間的1000多箱也是極大的提振。筆者一直堅持認為,「將軍」系列可以守住泰山的規模下限,卻也決定了泰山的價值上限,在很難講清楚泰山是一個什么樣的品牌之前,「陽剛」、「硬朗」、「敢想敢為」、「勇于擔當」,都是很好的題材和內容,中國煙草也需要這么一個夠MAN、夠硬的品牌。
七匹狼
在基礎夯實、狀態修復、口碑改善面前,適當的銷量回調是完全可以接受,也理應得到尊重和理解,七匹狼現在所做的正是對前幾年跑得太快、上得太急的還賬與補課,一個是對主力產品的休養生息、鞏固提升,「灰狼」、「紅狼」、「白狼」最近都表現出價格更穩、貨源更緊、狀態更好的發展態勢;另一個是對待新產品更加理性和循序漸進,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樣的節奏做、做成什么樣,都比以前想得更通透。以旁觀者的角度,唯有如此,才能對得住前些年所經歷的痛苦和折磨。
中華
在整個產業困難的時候,中華以「救命稻草」、「定海神針」的姿態肩負了責任、承擔了壓力、做出了犧牲。到現在,市場有了積極變化,隨著「寬松投放」的結束,再加上「金中支」、「雙中支」的貨緊價穩,中華的價值感有一個明顯的提振。這是中華的好事,也是行業的大事。對于中華而言,保持品牌的價值感,塑造產業的認同度,遠比數量上的增減變化更重要,也更有意義。
玉溪
「初心」為玉溪的企穩回升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未來的結構提升之路,則是「壹零捌」、「高配版」必須肩負的責任,在困難中提振信心是一方面,姿態的降低和過程的務實是更積極的一面,現在玉溪走出了第一步,外界看到了積極的改變,未來能有多深入、有多持久將會決定玉溪是否真的企穩回升。
貴煙
今天的貴煙勢頭越猛,越是如此,越需要保持一分清醒,省內市場、成熟產品的增長貢獻是重要的觀察窗口,一方面要推進「國酒香」的獨立化、體系化發展,鞏固提升高端市場的話語權、影響力;另一方面要抓緊塑造貴煙的核心價值觀,把「跨越」、「行者」所集聚的口碑、勢能往貴煙主品牌上歸類集中。
蘇煙
「五星紅杉樹」的持續增長,終于幫助蘇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