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花三悅公眾號報道 前兩天,又有和煙草有關的新聞上了熱搜,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大致的情況大家都應當有所了解。簡單說,就是在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東門廣場出現了一個占地70多平米的固定式高臺吸煙區,這個吸煙區設置有18根不銹鋼柱式煙灰缸,18把不銹鋼坐凳,6塊固定金屬圍擋,其中包括兩個廣告牌和一個巨大的由許多煙圈組成的造型。
這引起了控煙組織的強烈意見。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北京控煙協會負責人表達了三層意思,一是違背了《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有關精神,相當于變相地鼓勵吸煙;二是不符合吸煙區建設的三條原則和要求,不應當在繁華鬧市區設置吸煙區;三是有廣告的意圖,打著公益的旗號在做刺激消費的事情。從網上的輿情反映看,這樣的意見占據了上風,大家覺得這吸煙區建得有些過分。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認知偏差、負面聲音?在我看來,盡管「文明吸煙」的出發點沒有問題,吸煙區也以綠植和造型作出了有形的區域隔離,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微環境,還做了較為充分的提醒告知,但「超大規模」的占地面積,開放式的整體環境,過于「舒適」的硬件設施,以及醒目的品牌Logo,還是讓身處繁華地段的這個吸煙區有點樹大招風。
相對客觀地評價,王府井的吸煙區建得確實有點用力過猛。
當然,這是企業行為,「敢作敢當」就要聽得進不同意見,對所有的后果承擔起責任。我們完全理解企業努力把吸煙區建設更加完善、更加和諧、更加合理的良苦用心,也充分相信企業致力于「文明吸煙」以及「文明吸煙環境建設」的初衷本意,但現實就是這樣,不僅取決于你說了什么、做了什么,還必須得面對不聽解釋的不理解、不認同、不接受。
事實上,即便王府井這個吸煙區嚴格按照控煙組織負責人的要求——哪怕目前的做法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且獲得有關部門的審批通過——建得更小一些,更樸素一些,更簡陋一些,再去掉品牌Logo,控煙組織一樣會有不同的意見,也一樣會提出極大的質疑。不光是他們習慣性地先入為主,更因為趕盡殺絕的世界里容不得理性務實、循序漸進。
不過,這件事倒是為文明吸煙環境建設提了個醒,提出了新的要求。
很難理解又必須理解的是,文明吸煙環境建設首先是要維護非吸煙人群的合理利益。為什么?因為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為煙民提供基本的、必要的環境和條件,可以更好地讓煙民與非吸煙人群之間形成有效區隔、減少相互影響,不僅是對煙民合法權益的合理維護,更是對非吸煙人群提供的有效保護。對于文明吸煙環境建設,煙草要擺正這個位置,公眾要明白這個道理。
有了這個前提,文明吸煙環境建設關鍵是要解決好「三個痛點」。
首先是解決好社會管理的痛點。隨處吸煙、隨地亂扔煙頭或許是社會管理尤其城市環境衛生的痼疾,這其中有煙民素質需要提升加強的原因,更有文明吸煙環境不合理、不充分的客觀問題,加強文明吸煙環境建設就是從硬件、軟件兩個方面解決這些制約社會管理的難點和痛點。「煙頭不落地、文明又美麗」,是最質樸的提示,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其次是解決好非吸煙群體的痛點。非吸煙人群既不喜歡吸煙這個行為本身,也非常介意吸煙所帶來的二次傷害,在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加強文明吸煙環境建設就是對非吸煙群體合法權益的最好維護,一個是倡導文明吸煙,預防和減少不文明吸煙行為發生;另一個是有效隔離,非吸煙群體同煙民之間互不干涉、互不影響。
然后是解決好煙民的痛點。在不文明行為這條隱形鄙視鏈上,吸煙這個原本非常中性和私人的行為被強加了很多不公正的色彩,煙民的合法權益沒有得到基本保證和有效維護,不被尊重是一方面,缺乏必要條件是另外一方面,加強文明吸煙環境建設需要從合理性、便利性兩個方面維護煙民的合法權益,滿足煙民的合理訴求。
除此之外,有一個認知問題還需要必要的厘清。在控煙組織和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眼里,加強文明吸煙環境建設被誤會為方便吸煙,被曲解為為了刺激消費,這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認知誤區和習慣偏見。按照這樣的邏輯,難道更便宜、更優質的汽油就是為了刺激開車就會帶來更大的環境污染?稍微有常識的人都會看出來,這是因噎廢食、本末倒置。
現在加強文明吸煙環境建設,相當于是在新技術還不成熟的條件下盡最大努力提高內燃機效率、減少排放,同時從硬件、軟件兩個方面努力方便、鼓勵大家選擇公共交通出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