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采取非常舉措,一手抓實疫情科學防治,一手抓好復工復產精準施策,行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在堅強有力的統一調度下,特別是從20日起,全行業取消雙休日,實行每周7天工作制,積極克服人員到位、生產組織、物流配送等多方面的困難壓力,以強烈的責任意識、擔當精神,在特殊時期努力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和就業大局、促進國家財政和經濟增收作出應有貢獻。
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特殊時期、關鍵時刻,煙草行業再一次挺身而出、迎難而上。
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當天浙江第一個啟動一級響應再到全國性的交通管制、社區封閉,當期的影響,一個是消費的抑制,卷煙消費的主要途徑——自吸、社交、禮節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減少了消費的空間和數量;另一個是銷售的中斷,消費者出不了門,再加上大量零售客戶無法正常營業,制約了需求滿足。這種影響是突發性的,但同時也是階段性的。
考慮到當期的行業銷售已經實現,更直接的影響是全國普遍性將原定復產復工從2月3日延后到2月10日,還有很大一部分區域推遲到2月17日以后,一方面是社會生活沒有恢復正常,需求仍然是打斷狀態,這一期間的消費進一步被壓減和收縮;另一方面是行業沒有辦法按時開工導致供應跟不上,對社會庫存難以及時有效地加以補充。
因此,前期行業的工作重心,包括2月24日再一次安排布置就是抓緊復工復產、及時組織貨源、努力保證供應,首先力爭把當前損失降到最低,務必要千方百計往回追補欠賬,一手抓貨源組織,工商企業積極配合,最大限度增加貨源供給;一手抓物流到位,生產物資、貨源保障的干線組織和“最后一公里”到位,以行業的主動作為來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影響。
這些措施的效果,也在行業上下的不懈努力中不斷顯現出來。
不過,盡管行業指標有一個立竿見影的提升,但從銷售到消費還需要一個必要的過程,當期銷售只有一小部分體現為陸續恢復、緩慢回升,即時的實際消費,更大比重還是補充社會庫存、恢復必要供應、源于客戶補貨,不僅與實際消費之間還存在一定程度的時間差,市場需求的真實變化傳導還原為行業銷售也還有一個必然的滯后期。
所以,不僅要全力追趕指標進度,更要密切關注市場狀態。
對于銷售與消費之間的偏差和滯后,既要理性認識、積極面對,不能只關注行業指標而忽視市場實際,也不能把市場壓力簡單推向零售客戶;更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通過社會庫存合理而必要的補充,尤其行業圍繞“十六字”調控方針所奠定的市場基礎、所涵養的市場生態,是有足夠的條件和空間來承受并加以消化,行業運行長期向好的整體態勢沒有改變。
不能掉以輕心,也不必反應過度。
眼前的挑戰在于,之前受限于不正常的物流配送,在貨源組織投放上被迫只能優先追求時效性,有什么賣什么,有多少賣多少,與實際需求之間缺乏足夠的匹配度,階段性、局部化的供大于求、供非所求難以避免。在一些品規加大投放導致庫存增加、狀態波動的同時,而另外一些品規、價位的需求滿足又處于相對低位,甚至已經斷檔脫銷。
一方面,要準確掌握投出去的真實狀況,品牌狀態到底如何,終端動銷啟動如何,社會消費恢復如何,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和避免投出去的貨源滯留為社會庫存。另一方面,在2月份基本補齊社會庫存、實現階段性目標,特別是隨著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進入到新的階段之后,在堅持“十六字”調控方針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做好貨源投放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其中的關鍵,就是從等米下鍋到點菜吃飯。
一個是對癥下藥地解決低需求滿足。需求滿足率是晴雨表,也是風向標,哪些品規、哪些價類、哪些市場的滿足率低,就是工作重心、主攻方向。商業環節要增加數據分析的顆粒度,找到貨源投放、需求滿足的缺口,積極組織適銷對路的貨源;工業環節要從生產組織、物流配送等方面加大力度,全力以赴保證市場供應,工商合力解決供需結構性矛盾。
另一個是系統性地提高需求匹配度。經過工商的共同努力,隨著物流配送的完全打通,預計供非所求、供求失衡的階段性矛盾可以很快解決,但如果滿足于此,也只可能階段性解決矛盾。要真正解決問題,就必須堅定實施“大市場、大品牌、大企業”戰略,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快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積極促進市場機制的作用發揮。
更長遠地看,則是團結和依靠廣大零售客戶,共同提高服務消費者的能力,也就是從“把煙賣給零售客戶”調整到“幫零售客戶賣煙”。
隨著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力度加大、效果呈現,消費能力、消費環境和消費條件都在不斷地創造并體現出來,前期被抑制的消費也在陸續釋放,既要爭取當前的工作主動,在最關鍵的時候發揮更關鍵的作用;也要認真研判疫情對生產經營的中長期影響,把困難估計得更充足,把問題想得更周全,把措施做得更到位,只有需求端的精準發力才能奪取最后的“雙勝利”。
就像“一切都會過去的”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相近的意思卻有著不同的情緒,“堅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也比“努力實現年度目標任務”更堅決。這是責任,更是擔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