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支煙的高歌猛進、勢如破竹映襯下,細支煙看起來似乎黯淡了不少,也早已不再是矚目的焦點。最直觀的幾個變化:一是這兩年細支煙新品越來越少,占新品開發的比重也越來越低;二是隨著基數不斷墊高,增幅不斷降低,增量也不如中支煙突出;三是市場上表現搶眼的細支煙都是前幾年的作品,最近幾年有競爭力、有成長性的細支煙鳳毛麟角。
然而,在表面的不再炫酷、不再熱鬧之下,細支煙其實有著長久而持續的穩定輸出。2020年,細支煙的市場份額已經非常接近10%,且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同比。這其中,有4個省級市場細支煙的份額比重穩定在20%以上,有13個市場份額突破10%;除了“南京”細支煙在百萬箱以上持續增長,還有2個品牌達到30萬箱,5個品牌達到20萬箱。
更令人驚喜的是,細支煙在結構提升上拿出了更有說服力的市場表現。
一方面,一類細支煙正在不斷地成長為細支煙的銷量主體、增量主力,2020年一類細支煙占細支煙的比重已經突破40%,占整個一類煙的比重也接近15%,一類細支煙占細支煙增量比重快要接近60%,占一類煙增量比重達到30%。在這背后,有逐漸成長起來萬箱以上超高端、10萬箱高端和20萬箱普一類的細支煙大品牌、大品規,這是細支高端化的歷史性新突破、新跨越。
“白沙(細支和天下)”、“黃鶴樓(硬平安)”、“黃金葉(天葉細支)”、“南京(細支九五)”形成了新的“和九天壹”之勢,這四支年銷量過萬箱的超高端細支煙,不僅對超高端市場是極大激發,提供了接近30%的增量貢獻,對品牌自身的發展也是積極牽引,特別是“南京(細支九五)”重新激活了“九五”系的口碑勢能,襄助了“南京”細支煙第一品牌的市場優勢。
在高端市場,“南京(雨花石)”在中支煙的強大攻勢下,仍然保持了超過16%的高速增長,一舉越過10萬箱,成長為高端細支煙的頭部玩家,“黃金葉(天香細支)”以細分特色鞏固了話語力量。在400元、500元價位段,細支煙也拿出了有說服力的表現,“鉆石(細支荷花)”成長為“荷花”的第二大品規,“黃山(徽商新概念細支)”以接近翻番的速度突破2萬箱。
到了普一類,“南京(十二釵)”超越一眾粗支煙,即將成長為同價位第一品規,讓人稍感意外的是,相對冷門的“南京(十二釵薄荷)”也突破了10萬箱,“南京”在細支煙市場的統治力一覽無遺。“貴煙(跨越)”依靠把第一做成唯一的體系能力,將陳皮爆的特質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破除了困擾多年的“腰無力”,實現了一類煙規?;钠凭珠_新。
尤其值得高度評價的,是領導品牌“南京”以穩定而精彩的品牌輸出牽引細支煙闊步向前。2020年,在超過25%市場份額、接近7%同比增幅、超過16%增量占比的背后,“南京”這1個1萬箱和3個10萬箱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基礎、條件早已具備“南京(炫赫門)”上調至低一類價位區間,即便損失一些銷量,“南京”也將會成為第一個百萬箱一類細支煙品牌。
另一方面,二類細支煙對于基座較沉的品牌在結構提升上發揮了現實的帶動與牽引。盡管二類細支煙并不代表發展方向,“南京(炫赫門)”長時間收得很緊、保持居高的市場溢價,很多市場也早就對二類細支煙說不,但市場需求一直很旺盛,而那些三類基座產品規模偏大的品牌也通過二類細支煙最主要甚至是唯一途徑實現了結構的梯次上移。
除了這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細支煙產品,細支煙發展也有兩個方面的積極變化:
一是加速南下東進。在細支煙傳統優勢的東北、華北、西北“三北”市場和山東之外,細支煙正在穩步地南下東進,除了“南京”大本營市場份額突破10%,廣東、浙江、福建和安徽、湖南、湖北這些優質市場銷量規模都過了10萬箱,盡管絕對量還不算很大,但這些市場起點更高、含金量也更高,這樣的攻城拔寨對細支煙的持續發展是巨大的成功。
二是持續沖高向上。相比于中支煙由“中華(金中支)”、“中華(雙中支)”帶動,并劃定一類煙基座,細支煙的起步源于“南京(炫赫門)”并一度跑偏走低,后來設定了產品準入保準,商業也抬高了市場準入門檻,倒逼細支煙品牌的提檔升級,特別是提稅順價之后的價區空白和創新訴求,也為高端細支煙的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并最終迎來了時至今日的開花結果。
這些積極變化,也給我們以更多正向反饋、有益提示。
第一,市場永遠歡迎有誠意的產品。做什么當然比怎么做更重要,也更具決定性,但不能因此陷入到“只有做什么才能成功、只要做什么就能成功”的誤區當中,這會讓我們無意中進入到教條主義的死胡同。哪怕是粗支煙,只要在消費洞察、美感表達、有溫度的情感連接等方面有足夠的競爭力,反過來,縱然細支、中支加持,也空有其表、難成氣候。
第二,積極擁抱需求多樣化。細支煙在超高端、高端市場的成長,生動地驗證了需求多樣化的市場變化、品牌機會,市場是守不住的,你不做別人就會去做,而且比你做得更好,唯有求新求變,才能跟上需求變化,細支煙、中支煙的成功莫不如是。不過,在需求多樣化、新物種入侵面前,細支包括中支仍然只是有限差異化,如果只有這樣形態差異化,也注定沒有前途。
第三,要堅定不移地圍繞結構提升做文章,低端做足減法,高端做好加法。站在產業的角度,從雙輪驅動到單核牽引,以及不可逆的消費下滑,凡是有利于結構提升的事情都值得做,都需要認真做。基于品牌的發展,二類煙或許可以一時解渴卻不能從根本上補水,今天還不做結構提升的文章,明天連做事的門票資格都拿不到?!?/p>
正如之前對于細支煙一擁而上、一哄而散的擔心,高端化、特色化、差異化的細支煙當然不會被低估,也給堅持高端化、特色化、差異化以更大的信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