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就“健康中國行動”控煙行動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煙草稅收價格調整對我國減少煙草消費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國家衛健委正就我國煙草稅的情況以及稅價調整的可能性,與國際組織和專家進行研討,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采取稅價調整的可能性,研究推進采取稅收、價格調節等綜合手段,提高控煙成效。由此,我國或開啟第五次煙草稅收調整。
據權威機構統計,目前中國煙民總數量已經超過三億人,占全球總吸煙人數的三分之一,在這三億人中,有20%的人每天的吸煙數量超過一包。此次國家研究相關控煙措施,明確指出,煙草對健康的危害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此前,北京市控煙協會、中國控煙協會控煙公益法律專業委員會等聯合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控煙法律事件”。在這十大事件中,起碼有兩起都曾引發巨大社會爭議,尤其是排名第二的“鄭州電梯勸阻吸煙無責案二審判決獲得全社會廣泛稱贊”。當時這一事件引發全國轟動。時隔一年,我們再看,類似事件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生,因吸煙引發的社會沖突早已屢見不鮮,只是此類沖突沒有釀成“大事件”,未引起足夠的社會重視罷了。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吸煙有害”的信息就會成為相關網絡、報刊雜志關注的焦點,內容既有對煙草危害的科普也有對煙民和煙草業的討伐以期呼吁全社會集體控煙。但對那些因吸煙而引發的矛盾甚至社會沖突,卻報道得很少。不過,從長遠來看,這些矛盾與沖突,才是真正潛伏在控煙路上的不安定因素,如果視而不見,日后必定會以更激烈的方式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