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民在線公眾號報道
每年的歲末年初,肯定都會有那么一兩件關于煙草的爭議。
監控歲末年初,果然又起波瀾。
這兩天,有網絡媒體發布了“煙草行業全國布局建吸煙室 遭控煙專家質疑”的文章,文章中說:“控煙界的專家提醒公眾一個新現象——煙草公司開始在各地興建吸煙室,以創建“文明吸煙環境”為由,并希望得到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的資金支持。控煙界認為,“文明吸煙”是個荒誕概念,建吸煙室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賣煙,地方政府部門應該站在維護公眾健康的角度,以防為煙草行業“背書”。
文章援引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安的話說:“他們與其他部門合作,為煙民提供消費環境,根本目的在于換取銷量,與煙草控制的公共衛生政策的目標相沖突”。
我查了一下,發現這篇報道的背景是在12月7日,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組織了一個信息交流會,王克安主任就是在這次交流會上抨擊了文明吸煙環境建設。他說,“文明吸煙環境建設”分別違反了《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第8條、第13條、第5.3條。
這么看,煙草業還真是罪在不赦呢。
那么王主任說的果然是真的嗎?
其實說是為了“拉動卷煙銷售”這個話題前幾天剛說過,請參考《關于香煙全年銷量,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一文。
今天,我們重點就談一下這個被稱之為“荒誕”的文明吸煙環境建設。
01、文明吸煙環境建設的由來
2018年年7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印發了《關于創建文明吸煙環境,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創建文明吸煙環境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有力抓手,是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現實需要。煙草行業深度參與創建文明吸煙環境工作,是服從和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必然要求,是主動履行行業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
黨的十九大作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戰略部署,提出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要創造清潔、文明的城鄉人居環境。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但高城鎮化率背后的人口素質、文明程度等情況并不樂觀。諸如吸煙者隨處吸煙、隨意丟棄煙頭等現象普遍存在,成為各地環境治理亟需破解的難題。建設文明吸煙環境,倡導文明吸煙行為,有利于提升環境衛生水平,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引領城市文明新風,是煙草行業參與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途徑。
意見還提出,要務實有效推進文明吸煙環境建設。2018年先行在廣州、北京、上海和深圳試點,到2022年,“文明吸煙環境建設”范圍全面覆蓋全國有需求的城市及鄉鎮。
其實,在這個文件出臺之前,2018年三月,煙草行業還在深圳開了一個會議叫做全國文明吸煙環境建設研討會。這次會議是圍繞吸煙環境建設召開的首次專題會議,旨在學習深圳經驗,聽取多方意見,共同探討創建文明吸煙環境的路徑和舉措。
那么,深圳經驗又是怎么回事呢?
2014年3月1日,深圳實施新修訂的《控煙條例》,直到2017年1月1日起,深圳室內工作場所、室內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煙,深圳進入室內公共區域“全面無煙”時代,從此,深圳也開始了控煙執法督查“車輪戰”。截至2018年4月,深圳累計出動執法人員692284人次,勸導吸煙人員665299人次,處罰71599人次,共計個人罰款3584250元;檢查各類場所340269處,出具監督意見書24216份,給予警告行政處罰場所4661處。
眾所周知,深圳2014年出臺的控煙條例曾被稱為“史上最嚴控煙條例”,盡管對吸煙者的處罰形成了高壓態勢,但消費市場和消費行為依然存在,室外亂扔煙頭、亂彈煙灰現象經常發生,可見以罰代管并不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從統計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出,深圳的控煙例法不可謂不嚴,控煙執法也不可謂不嚴,出動的執行人員,動用的社會力量更是數以十萬計,但結果如何呢?煙民群體在,吸煙的需求在,盡管每個環節都嚴格,但仍然罰不勝罰。
煙民違規吸煙行為依舊前仆后繼,你數呀數呀還真是數不過來。
講道理,一定要講道理。煙民被處罰這么多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可供吸煙的環境不到位,所有的吸煙室都被取消了,那么煙民要去哪里抽煙?煙癮上來了怎么辦? 畢竟不是每一個煙民都那么有素質,這跟我們整體的國民素質是息息相關的。
煙草消費是合法消費行為,而限制和控制煙草消費往往是政府保護健康、保護環境的政策選擇。但過度限制消費者行為、不給消費者提供消費的場所和機會,則會導致更多不規范、不文明消費行為的發生。如何解決煙草消費與煙草控制的矛盾,考驗著政府管理的水平和智慧。深圳市在尊重消費者、為消費者創造煙草消費環境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從客觀環境和主觀意識上引導消費者規范消費、文明消費。
于是,便有了文明吸煙環境建設的深圳經驗:
深圳一直有“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麗”的城市標語。這里指的垃圾,主要指的就是“煙頭”。簡單的一句標語,便體現出深圳對于文明吸煙環境建設投入的精力。而深圳煙草“助力美麗深圳”的口號,也絕不是一句空話。關于深圳經驗有許多具體的內容,大家可自行搜索,以此可以更好的了解創建文明吸煙環境與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的關系 。
以深圳為探索實踐的藍本,使人們發現,煙草消費與煙草控制的矛盾并非不可調和,通過積極有為的吸煙環境建設,可以在尊重消費者權益、創建文明環境、實現經濟發展等多方面實現和諧共贏。關于深圳經驗,網上也有許多詳細資料可以查閱釋疑。
可以說,深圳經驗為《關于創建文明吸煙環境,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提供了一個具體的案例。
這就是開展文明吸煙環境建設的來龍去脈。
02、開展文明吸煙環境建設有什么用?
中國有三億多煙民,這么龐大的煙民群體將長期存在,這是不爭的事實,“堵不如疏”,與其一味嚴控,不如更進一步思索如何構建一個和諧而良好的消費環境。
長期的、高壓態勢的控煙聲勢浩大卻收效甚微,“堵不如疏”基本成為一個共識。華南理工大學政府績效評價中心主任鄭方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盡管全面禁煙是大趨勢,但鑒于吸煙人群龐大、習慣難改,各地執行工作并不盡如人意,“如果不能保證做到,立法上就不要那么激進,否則會出現選擇性執法等情況。”鄭方輝說,關于控煙條例的修改,需要一個宣傳引導過程,“法律能夠起引導作用,因而不能脫離實際太多”。
立足實際 ,文明吸煙環境建設雖然不能直接推動控煙,但卻能發揮一個循序漸進的作用:
一、引導煙民素質的逐步提升。文明吸煙室使煙民有地方可以抽煙,減少了因為沒有吸煙空間反而隨時隨地抽煙的尷尬,有些文明吸煙室還打造了“愛國、愛家、愛自己;滿足嗜好、關愛他人、保護環境;誠信友善,做自我的管理者”這樣理性務實的《煙客公約》,這些硬件和軟件上的實施都良好引導了煙民整體素質的提升。
二、減少煙頭對城市文明的傷害。現在各地都在創建“文明城市”,從煙民自身來說,具有一定的“文明吸煙禮儀”很有必要,要自覺做到特定場所不吸煙,而且煙頭也不亂扔。現在很多地方創建文明城市的一個抓手,就是從煙頭開始,煙頭不落地,城市更美麗。受制于吸煙區數量少且合格率低,流動吸煙和隨意丟棄煙頭的現象突出,一方面破壞環境,另一方面也增加環衛工的清潔工作量。而文明吸煙室,一般都有明顯的引導標識和配有煙頭收集裝置及相關警示標語,即便于日常管理和清潔維護又能分類收集,阻隔其他易燃垃圾的進入。煙頭少了,環衛工人笑了,城市也更干凈文明了。
三、保證煙民與非煙民各自的權益。煙民有吸煙的自由,非煙民有不受二手煙打擾的權利,減少了矛盾沖突。因為吸煙而引發的社會公共事件,這幾年每年都有好幾起,文明吸煙室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一矛盾,文明吸煙室一般都配有有先進的新風系統和電子點煙設備、空調、立(臥)式煙蒂臺等服務設施,還有門禁系統等;室內放置電子點煙器,吸煙者無需隨身攜帶打火機;還包含大孔徑滅煙桶,確保沒有火災隱患。 在這種地方吸煙,煙民和非煙民互不打擾,煙民高興,非煙民也高興,和諧社會其樂融融。
文明吸煙環境建設,煙民高興,非煙民也高興;環衛工人高興,城市管理者也高興。那么,這應該就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