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3月5日下午,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下午,社交網絡卻因為一個人被瞬間“點燃”,他就是褚橙創始人、曾經的“煙草大王”——褚時健。不過,這次人們關注他,不再是因為他的褚橙,抑或曾經的煙草往事,而是因為91歲高齡的老人,這次真的走了!
是的,與很多知名人物一樣,褚老也曾經“被去世”過,猶記得2017年9月,社交網絡里突然出現了褚老去世的消息,被眾多媒體轉載,并刷遍朋友圈,可很快消息被證實是假的,褚老甚至在家拍了一段自報平安的視頻,笑著說,“我好好的嘛……”眾多網友看到了他在家里翻閱當天報紙的情景,不禁放心的一笑了之。是呀,在人們心目中,這個百折不撓的老人,怎會輕易“離場”,所以對于這一“烏龍”事件本身,也似乎寬容了很多。
當3月5日下午褚老去世的消息傳出時,有的人第一反應,是真的嗎?有的人則說,真希望這次也是假的!很快,這位耄耋老人離世的消息便被了解或不是很了解他的眾多網友轉發,轉發的話語則是非常一致的表現出了深深的惋惜和敬意。
人們關注褚老,無外乎兩個關鍵詞:煙草和褚橙。可以這樣說,煙草代表了他的前半生,褚橙則代表了他的后半生。可是以年齡來看,他開始種植褚橙時已經71歲,哪還算的上“半生”,按照常人眼光,某種程度上也許已經進入生命的最后一程。可他毅然開始了這條結果未知卻一眼就能看出充滿了無數艱辛的“路途”。這是這個故事的開頭,相信很多人讀到這個開頭時,已經在吃著褚橙了。
當然,這個故事之所以讓人充滿敬佩,并不只是緣于70多歲的老人開荒種橙的決心和不易,還因為他曾經從“巔峰”跌至“低谷”的悲涼底色鋪墊。
普通人也許經歷一次這樣的遽變就會被打倒,一蹶不振,可是褚時健卻并沒有任由自己隨著人生的拋物線下滑,而是以古稀之年的決心和力量再次“起跳”,劃出了另一條耀眼的軌跡。
這種對于無常命運的“反轉”,也許才是這位高齡老人突破“次元壁”,在更廣大時空中獲得認可的力量所在。
當褚老去世的消息傳出,網絡中眾多大V紛紛推出了懷念文章,在這些文字中,著名自媒體人和菜頭在其推文《橙子熟了》中提到這樣一個細節:
2002年,已經70多歲的褚時健在與王石見面時說,他的橙子要等到量產,需要6年。王石看著滿頭白發的褚老,想著6年對于這樣一位老人的考驗,雖然敬佩,但想必內心也充滿了不確定。
6年后,褚老的橙子熟了,那一年他已經81歲,他不僅等到了自己的橙子量產,甚至還與電商合作,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褚橙進京”的熱潮。而直到昨日他去世,褚老又在哀牢山做了10年果農,從命運手中爭得了更多時間,讓褚橙在他手中變成了新的品牌。
和菜頭在文章中說,近幾年,人們喜歡討論“風口”。對于褚時健而言,玉溪的煙葉也許是曾經的“風”,對于中國眾多煙民來說,抽煙是剛需,但沒有誰必須要吃橙子。有的人苦苦尋覓風口,有的人卻不管有沒有風,都要堅持“起飛”,他可以努力跑快一點,因為只要足夠快,他可能就是“風”。
這段文字準確描寫出了褚老身上最讓人敬佩、也是大部分人最稀缺的品質。
聯想到褚老曾經的煙草人身份,作為關注煙草領域的媒體人,不自覺也從他的這種品質引發了一些對于煙草品牌的想法。
當下的煙草行業,也時時在尋找“風口”,“細爆短中”哪一個不是“風口”上的產物。因為這些風口,煙草企業也在著急忙慌的推出一個個產品,希望借助這“風口”達到新的高度。這樣的追逐也沒有什么問題,誰不想“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但沒有根基的高飛,在“風”消失時,終究還會跌落。當下的一些煙草產品,不乏精雕細琢的功夫投入,但也有只為了趕“風口”而出的“打醬油者”,對于這樣的“追風者”,也許他們應該看一看那位曾經的煙草人耐下心來培育果實的姿態,而不是只會仰頭等待是否風起。
褚老走了,希望他的故事不僅僅是故事,更是一種精神滋養,激勵有心人去做更多無限之事。
一個影響企業家的企業家,走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