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改善要敢想敢試,勇于“嘗鮮”。紅云紅河集團勞動模范、會澤卷煙廠卷包車間工藝質量室主任李云就是這樣一個人。
那年,廠里進口引進一臺卷煙機,面對上面各式各樣花花綠綠的按鈕和指示燈,大家犯了難,怎么去操作呢?李云對此卻并不畏懼,而是勇于去“嘗鮮”。他把所有的設備說明抄錄下來,然后翻閱厚厚的中英文字典,將它們逐字逐句地翻譯出來。3個多月后,一本使用方便簡單明了的“洋機器”操作指南問世,填補了空白。
夫戰,勇氣也。縱觀煙草行業每個單位大力推行精益管理的各項舉措,都涉及到諸多矛盾和困難,除卻已知之難,更有不測之險。而最可稱道的是那些“嘗鮮”者的勇氣和膽略。在深入開展精益管理的活動中,渴求富創意、有創見、敢創新的優秀員工不斷涌現,以上所舉李云翻譯“洋機器”操作指南事例,只是其中典型一例。
失敗來自于缺乏嘗試。在成功者的眼中,嘗試等于失敗,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而在失敗者眼中,失敗不等于嘗試,失敗是一種打擊,嘗試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永遠阻擋前進著的自己。
誠然,干得越多錯誤的幾率越大,有時難免出現失誤,甚至會因為“嘗鮮”的失敗而讓自己承受尷尬。此時,有人總會“膽小怕事”,要看別人的動作,跟在人家后面學和做。如果別人不做,自己也按兵不動;如果人家做了,就先想看看再說,實在感受到來自市場的壓力時,才倉促地決定出手。以此種做法行事的人,豈愿意承擔改善帶來的風險失敗,怎么還敢去“嘗鮮”?!
勇于嘗試就要打破條條框框。對于許多人來說,邁出改善第一步的阻礙并不是沒有好點子,往往是在“不敢”的圈子里打轉。敢想更要敢試。李云的成功來源于他敢于“嘗鮮”的精神。他沒有墨守成規,而是在新的領域不斷挑戰自我,帶著拼勁兒和闖勁兒,在精益改善的路上越走越遠。也許有人說,即使嘗試了也未必一定會成功,但是李云的經歷告訴我們,不嘗試永遠都不會成功。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