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
2020年2月,有關吸煙能抵抗新冠病毒的說法曾再度流傳,我們在此并不想討論這類文章本身的是非好壞,只是就事論事的說,在舉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新冠病毒的重要時期,這類文章出現的非常不合時宜。
“吸煙有害健康”已經是全世界的共識,中國煙草行業一向倡導“潛心做事,低調做人”,對煙草是合理地滿足需要,同時稍緊平衡加以控制卷煙消費,但每逢大疫,卻總有關于一些煙草的謠言被制造并傳播開來,而最后的埋單者都是煙草行業。
煙草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植物,好在哪里壞在何處是爭議百年的話題,尤其近幾年控煙形勢日益趨緊,吸煙有害的科普與宣傳也層出不窮,為煙草辯護,除非有特別可靠的科學依據,否則難以立足,也沒必要。
通過這次疫情,真正應該讓我們借鑒的,其實是控煙工作的開展,有沒有犯像武漢防疫前期暴露出來的那些本來不應該有的錯誤。
近兩年,作為一項政治正確,觀點正確、行動正確萬無一失加分項的控煙工作,被各大城市高度重視,就在一月份,“最嚴控煙令”和各種控煙政策還在不同的城市輪番上陣,若不是二月份的疫情爆發,控煙仍將會是各大媒體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
拿這次疫情重災區武漢來說,就在一月份,武漢還因為實施了“最嚴控煙令“而倍受矚目:
若非疫情爆發,誰會想到,這座走在控煙最前列的城市,在面臨大災大難面前會如此不堪一擊?
誰又能知道,看似緊鑼密鼓、環環相扣的表面嚴謹之下,有怎樣的漏洞和缺陷?
許多事情,想象和理論是一回事,實踐是另外一回事。
控煙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出臺個法規出臺個政策一陣風過去就可以邀功的表面文章,一定要實打實的做好,做牢,決不能像這次疫情所爆發出來的問題一樣,表面看繁花似錦,仔細查漏洞百出。
我們喜歡說實事求是,提倡做任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但許多情況下,實事求是都是用來要求別人的,就像很多地方的控煙,打著“為你好”的幌子,自己只負責喊喊冠冕堂皇的口號,卻對煙民提出各種各樣實打實的硬性要求,這就是典型的表面功夫。
煙草流傳至今,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圍繞它的禁與控,已爭議百年,我們早就應該知道,“控煙”是一項系列工程,考驗的是一個城市治理的總體能力。但在控煙是絕對正確的大前提下,有多少地方的控煙工作是花拳繡腿?面對疫情,城市管理的脆弱和不堪一擊,是否能讓部分人覺醒——我們的工作基礎牢不牢?經不經得起突發事件的考驗?
單純就此次事件來說——
煙草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既不是媒體一擁而上所大肆宣傳的十惡不赦也不是能治新冠病毒的濟世良方,它就是一株植物,有壞處也有好處。
對于煙草的認識,我們要實事求是;對任何事物和工作的開展,都要講究實事求是。
目前,從表面上看,今天的控煙局面還保持著一片喧囂和熱鬧的表面繁榮,我們真心希望這種繁榮是建立在全民健康的基礎工作之上的,是真正的繁榮和深入人心。
另外,基于實事求是的精神,鐘南山院士那篇引發爭議的論文,是預印版,媒體本來就不宜披露。鐘老自己反對吸煙,但研究所的論文,在網上一吵就離題萬里了,真正英文版的論文,網上可以查到,只是現在跟風和人云亦云的人太多,真正踏踏實實求實求真的人太少了。
把煙草與新冠病毒的關系單獨拿出來并放大,這種做法不僅不實事求是,而且失之科學、失之客觀、失之公允。
真誠希望每個人都能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認真對待我們所從事的工作,無論是煙草從業者還是衛生工作者,失去這個原則,工作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