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考慮加料出口水分、貯葉時間、環境溫濕度等因素,提前對生絲水分進行預判,做好筒溫的預設及調節……”重慶中煙涪陵卷煙廠制絲車間生產甲班跟班工藝員李容正在對操作工舒柳“開小灶”,進行“一對一”的業務培訓。這是該廠在復工復產時,創新開設班組業務培訓“小灶課堂”的一幕動人場景。
當前,疫情形勢已出現積極變化,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重慶中煙涪陵卷煙廠正加速推動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搶回來、補回來。該廠根據員工業務技能“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充分運用工余、生產結束、生產間隙等不同時間,結合工序工作職責、工作難易程度、工作強度及員工個性特點等,分工序、分段為單位,為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員工“開小灶”,使員工業務培訓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特殊時期,員工經歷了長時間的“蝸居”與戰戰兢兢,不在狀態的慣性、分心走神的概率會增大許多;在“搶”和“補”的高亢節奏中,超產量、超能力、超強度和趕工期現象也可能抬頭。如何保持高質量生產運行的基本盤、基本面?重慶中煙涪陵卷煙廠的實踐證明:積極開展復工復產業務培訓,給特定對象以特定幫助的“開小灶”是個好辦法。
俗話說眾口難調,先不說各個崗位的員工培訓需求上的不同,即便是同一工作崗位上的員工,理論接受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也是參差不齊。要開展好復工復產業務培訓工作,切忌搞“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一鍋煮”。采用“一鍋煮”式業務培訓,不僅不能滿足員工需求,還會大大降低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到頭來耗費了大量的人、財、物資源不說,還達不到應有的培訓成效,是十分不可取的。
開展復工復產業務培訓工作,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具有時代特點、符合員工實際的新途徑新方法。需要分類施策,注重員工業務培訓工作的差異性、動態性和長期性,多開“小灶”,點對點、一對一,答疑解惑、查漏補缺、提高技能。
“開小灶”前,必須做到對員工的知識結構、實踐水平、心理特點等胸中有數、了如指掌。然后,對其差異進行歸類“合并同類項”,建立更具針對性的學習圈、交流群,開展分層分類業務培訓。在培訓內容上,多辦“自助餐”,把組織“配菜”與員工“點菜”相結合,由員工根據個人需求自主選擇專題參加培訓。
多“開小灶”,不僅需要在謀劃整體工作時有“重中之重”的意識,在工作安排和措施上有“重中之重”的硬招,還需要在調動各方面力量上有“重中之重”的舉措。尤其是對重點崗位人員、新錄用人員,應在傳道授業解惑上下功夫,讓他們掌握崗位安全操作技能、增強遵章守紀意識,嚴防剛出門、一上崗就出事。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