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各個環節算下來,每個人可務工2個多月,收入差不多也有7000多元了。”張羅剛是顏東村的煙葉種植大戶,他承包經營的沙河大金葉煙葉家庭農場已發展到700畝
-
今年承包了20畝土地種煙,在烤煙移栽的關鍵時期,老李的勞動力卻遲遲跟不上。安仁縣分公司了解到情況后,立馬發起志愿活動招募通知,召集了14名移栽志愿者,幫助老李進行煙葉移栽。?為了及時了解煙農在種植過程中
-
”。除了帶動村里務工的寨鄰們增收,今年烤煙長勢大好,本身又是附近烘烤能手的沈平貞,繼去年種植100畝烤煙取得豐收后,今年信心滿滿的他又流轉承包了120
-
整合土地資源,有序推動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構建“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新模式,這種模式將合作社作為企業和農戶的“中介”,把
-
碼辨識等消費者關心的熱點問題,結合實物進行了現場演示和詳細講解,讓群眾更直觀地學習和掌握真假煙鑒別的基本技巧。此外,志愿者們針對農村群眾關注的農村土地承包
-
個月煙葉全部采摘完,我就可以在煙田上種晚稻,晚稻收割完又可以繼續種蔬菜。”鎮渡鄉社田村村民羅來武告訴記者,這幾年他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承包了本村近
-
需求和關注的熱點問題,重點宣傳《民法典》中關于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有關規定以及《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涉農相關法律法規,以高質量普法推動鄉村振興。除了擺攤設點
-
忙碌,從煙苗移栽、田間管理,到最后的采收烘烤,他都全程參與,將承包的20畝煙田打理得井井有條。“我這20畝煙田,一年能收獲5000
-
烤煙。“今年,我利用自家承包地和流轉來的60畝土地,共種植烤煙80畝。”壩絨村農戶韋小鳳說,近段時間,她每天請20多名村民幫她栽種烤煙
-
工場,是省煙科所和河農大聯合開設的煙葉育苗試驗基地之一。河農大煙草學院大三學生楊堅被派駐在此,與承包經營該育苗工場的工場主胡中賢一道,承擔著煙苗從播種到成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