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生產力研究》報道 津巴布韋是世界上享有盛譽的高品質煙葉生產國。該國每年煙葉產量的絕大部分都用于出口,是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
津巴布韋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從煙葉種植、調制到分級、銷售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規范。
科研與技術推廣體系
津巴布韋的煙葉生產歸農業和農村發展部(簡稱農業部)管理,農業部下屬煙草業與營銷委員會(TIMB)屬半國營性質,依照煙草銷售法和稅收法,管理煙葉種植、分級、拍賣、稅收等事宜。此外還有煙草協會(ZTA)、農民聯合會(ZFU)、煙草種植者協會(ZATG)。津巴布韋還有各類煙葉種植科研機構、培訓中心、發展基金會、雹災保險基金會及相關農學院等20余個。
農業部下屬煙草研究院(TRB)是津巴布韋煙草科研和技術推廣的中心,下設3個實驗站,重點進行煙草育種、栽培、植保、化驗分析、組織培養和煙葉生產技術培訓、推廣服務等工作。津巴布韋煙葉技術推廣工作主要由農業部下屬農業研究推廣署(AREX)、煙草研究院和提供投入的煙草公司負責,大規模商業農場則依靠從煙草協會或煙草研究院聘請的技術顧問。農業部下屬農民發展信貸署(FDT)主要負責技術培訓和對各省小農戶的技術指導。煙草協會聯合其他組織創辦的煙草培訓學院,還進行煙草技術有證培訓。
津巴布韋在煙葉生產中具備完善的科技推廣、明細的專業化分工和完全的商業化運作模式。在生產實踐中將煙葉生產融入了大農業生產,在生產關鍵環節的把握上十分精確,不僅單項技術水平高,而且技術推廣的到位率也很高。津巴布韋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導入全面質量管理模式,在煙葉生產、銷售過程中實施條形碼質量跟蹤管理體系,保證煙葉質量的穩定性。
分級體系
津巴布韋官方煙葉(主要指烤煙)分級體系等級數目較多,主要在煙葉營銷環節應用,分806個等級,最多時分1200多個等級。表達等級的代號較多,一個等級至少包含3-5個等級因素,依次代表葉組、質量檔次、顏色、類型和附加因子,以表明煙葉的不同質量特征。煙葉分級的一般流程是:依據煙葉著生部位分5個正組和8個亞組,根據不同質量劃分品質等級檔次,在組中分3-5個質量檔次,然后區分顏色(5個),并根據葉片結構、成熟度等類型因子來描述各種質量特性。
津巴布韋的煙葉分級體系是以描述的方法代替評價的方法、以綜合質量狀況評價定級取代以最低品質因素定級,所有經過生長和調制過程生產出來的煙葉資源(包括碎片、煙末等)都可以定級,還特別關注批量煙葉的一致性、柔軟度。津巴布韋對煙葉分級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認識煙葉的內在化學成分、吸食品質、香氣質和香氣量,以及煙葉的填充能力和含水率,根據煙葉的外觀特征區分煙葉的品質。其次要了解煙葉的價格、客戶的需求以及國際行情。另外,津巴布韋對煙葉存放要求嚴格,不同地塊煙葉不能混放,不同烤房煙葉不能混放但可在一起分級,不同品種煙葉不能混放而且不能一起分級。
津巴布韋的煙葉分級體系構架科學合理,質量概念清晰,突出體現了市場、客戶的需求和煙葉商品的使用價值。雖然其分級因素所組合的等級數目較多,但通過逐次劃分,煙葉上每種特征均有一個特定符號說明,從而使分級過程明確清晰、操作簡便,更加適應市場化運作的要求。各等級煙葉質量穩定,能夠充分體現不同煙葉的質量特點。
營銷體系
津巴布韋主要有兩種煙葉營銷模式,即拍賣制和合同制收購。
津巴布韋有3大煙草拍賣行:煙草銷售市場(TSF)是最大的拍賣市場,隸屬于煙草銷售有限公司(TSL);白肋煙營銷市場(BMZ);煙草產業拍賣中心(ZITAC)。煙草公司進入拍賣行,首先要取得資質。進入拍賣市場的公司按持有的A、B級購買證分為兩類:A級每年至少購煙500噸,95%用于出口;B級每年至少購煙100噸,只能內銷。這些拍賣行專業化程度很高,拍賣方由估價師、拍賣員和標記員3人組成,煙草公司有專業的競買者。煙草業與營銷委員會派技術人員對煙葉預分級,當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時,委員會有仲裁職能。
合同制收購起源于合同種植。合同化種植生產的煙葉通過合同收購的形式賣給投資者,后者按照略高于拍賣行3%-5%的價格收購煙葉,生產投入資金于煙葉收購后在煙草業與營銷委員會的統一管理下扣除,其余部分支付給煙農。采用合同收購的公司采購煙葉不必申請A類購買證,對煙葉的數量和質量有相對的保證。
津巴布韋煙葉實行拍賣制和合同制收購雙軌制,價格機制合理靈活。每年煙草業與營銷委員會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參照前3年情況制定標準質量水平、基準價格,收購必須以此為參考并根據資源狀況上下浮動。運用價格杠桿,合理調節煙葉資源供求關系,不同等級可以相同價格,同一等級可以是不同價格。煙草業與營銷委員會每天派員到拍賣和合同收購現場審核或直接確定煙葉等級和收購價格是否合理,確保各方利益得到保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