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業通訊》報道編譯 根據《煙草控制》12月22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稱,煙草混合和卷煙生產方式的差別可能影響與吸煙有關的癌癥的發生率。
研究人員測量了238名每天吸煙的中國人和203名美國人體內特有的煙草尼古丁代謝產物——亞硝胺4-(甲基)-1-(3-吡啶基)-正丁醇(NNAL)和多環芳香烴(PAHs)的尿濃度。
對比中國吸煙者和美國吸煙者,發現每日尼古丁攝取量和每支卷煙的尼古丁攝取量類似。
“根據該研究結果的摘要,每日吸煙量正常的情況下,美國煙民的亞硝胺4-(甲基)-1-(3-吡啶基)-正丁醇尿濃度較高,而中國煙民的多環芳香烴芴、菲和芘的代謝產物濃度高出50%至4倍(所有樣本,p<0.0001)。”在亞硝胺4-(甲基)-1-(3-吡啶基)-正丁醇(NNAL)和多環芳香烴(PAHs)排出量正常后,尼古丁攝入也可以發現相似的結果。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致癌物質暴露的區別很大程度反映了國家在卷煙煙草混合和生產工藝上的區別,以及不同的暴露環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