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Yahoo7 News報道編譯 澳大利亞的煙草法規以嚴苛聞名,現在已經成為促進煙草行業實施較為復雜的營銷策略的催化劑。而在應對政府的法規監管方面,煙草公司總是未雨綢繆,會提前預測監管法規的潛在影響,然后利用不受監管約束的營銷策略避開這些法規。
在期望通過有效的控煙監管政策改善公共衛生方面,澳大利亞政府一直走在世界各國的前列。2012年12月,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施卷煙平裝法的國家,繼這項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法規之后,該國又實施了一項逐年提稅的政策,連續4年每年提稅12.5%。澳大利亞的吸煙者數量也隨之降到了歷史最低。
但是,煙草業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采取了幾項有效的營銷策略,例如降價、品牌差異化以及倡導健康卷煙的理念,試圖降低澳大利亞新監管政策的影響。
增加低價品牌和推廣雙包包裝
為了抵消煙稅上漲的影響,澳大利亞卷煙制造商增加了超低價卷煙品牌的數量。例如,英美煙草澳大利亞公司生產的Just Smokes品牌,價格是高端品牌價格的70%左右。該公司把曾經是高端品牌的樂富門轉到了經濟品牌系列,價格降幅超過30%。
另一個低價策略就是大力推廣雙包包裝卷煙。大部分消費者都知道包裝越大,單支煙或者單盒的單價越低。確實如此,過去按整條(通常是200支)購買的話,單價是最低的。但自從2012年雙包包裝卷煙出現以來,整條購買的單價已不是最低了。
在超市中,雙包包裝卷煙的單價比單包的單價低10%,大大降低了單包卷煙的購買量。澳大利亞暢銷品牌Winfield的雙包包裝單支價格與整條購買的單價相同甚至更低。
2014年,澳大利亞煙草業聲稱,平裝法實施后該國的煙草消費量實際上增加了。盡管這種說法被政府予以否定,但確實說明了大煙草公司預測煙草消費量會有所上升的事實,因為吸煙者轉向購買雙包包裝的卷煙了。
實施品牌差異化戰略
實施平裝法的目的是為了限制煙草品牌,但實際上,煙草制造商在2012年之后推出了大量新產品,品牌數量實際上是增加了。
例如,澳大利亞的暢銷品牌Winfield,在2015-2016年期間,該品牌的產品規格超過了20個,而在2012-2013年僅有12個規格。事實證明,品牌差異化是促進銷量增長的有效營銷手段,因為每個細分規格針對的是特定的消費市場。
自平裝法實施以來,煙草公司各品牌的名稱也發生了變化。先前隱藏在包裝內的信息也逐漸包含在品牌名稱里了,例如顏色和新產品的特性。比如,Dunhill Infinite的名稱現在變成了Dunhill Infinite White + Taste Flow Filter。
如今,在澳大利亞的暢銷品牌中,80%左右的品牌規格名稱中會包含顏色信息,平裝法實施以前的比例還不到50%。煙草公司同時還會利用顏色來誘導消費者,讓他們認為個別的產品系列是“更為健康的”選擇。
煙草業開始倡導使用統一顏色代碼的方法,讓吸煙者誤以為淺色系(白色、銀色、金色、黃色和藍色)的危害性較小,深色系(紅色和黑色)的危害性較大。在平裝法以前,顏色只是卷煙包裝的一個設計元素,而現在,更健康的煙草選擇竟然演變成了通過顏色名稱來區分。這是煙草業試圖阻止吸煙者戒煙的一個策略,著實令公共衛生機構頭疼不已。
沒有煙草業的阻撓 控煙效果會更好
澳大利亞的煙草法規使吸煙率大幅下降。但是,如果沒有煙草業“堅持不懈的”阻撓的話,這些法規的控煙效果將會更好。
煙草業針對平裝法和煙稅上漲所采取的營銷策略并非只是為了增加卷煙銷量這么簡單,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消除吸煙者從經濟和健康角度而考慮戒煙的顧慮,從而鼓勵吸煙者吸更多的煙。因而,澳大利亞及其他國家的監管者需要考慮進一步實施監管。
研究結果顯示,未來有效的控煙方面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給所有卷煙設定標準的固定價格——禁止通過定價策略和提供低價品牌實施差異化策略;
禁止利用包裝尺寸區分價格——禁止利用數量折扣或者雙包包裝促銷來吸引消費者增加購買量;
限制包裝尺寸——每包最多10支裝或者20支裝,限制通過購買較大包裝增加消費量;
嚴禁品牌名稱包含顏色信息——消除通過顏色使人聯想到與健康的關聯意義;
限制品牌規格數量——例如,限制每個品牌只能擁有一個規格,從而限制煙草公司利用品牌差異化增加銷售。
煙草業從未放棄過而且還將繼續千方百計地削弱控煙效果。同樣地,澳大利亞政府也將竭盡全力地在2018年以前將該國的成人每日吸煙率降到10%。相信這些新的控煙措施能夠幫助政府實現這個目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