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大紀元網報道 英國肺臟基金會針對英國皇家內科學院和皇家精神科學院近日發表的《吸煙與心理健康》發表評論,認為吸煙可能是精神疾病的一個癥狀,醫生應經常考慮吸煙者是否應該接受心理學方面的處理。
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導,目前英國有三分之一的吸煙者患有精神障礙。英國肺臟基金會指出,在過去的50年里吸煙率雖然下降了一半多,但這種減少不是表現在社會各階層的相同下降率。
而是,“在最弱勢的人群中例如窮人、無家可歸者、受監禁者和有心理障礙者,吸煙的比例日益增加。”
英國肺臟基金會認為,“這是英國公共健康政策和臨床服務缺陷所釀成的嚴重后果。”
在英國的1000萬吸煙者中,高達300萬有心理障礙,其中的200萬在過去的一年服用精神藥物,而近100萬有長期的精神疾病。
雖然在20世紀60年代初至今,在英國,一般公眾的吸煙率大幅下降,從男性56%的吸煙率和婦女42%均減少到21%,但是吸煙者中的精神障礙患病率沒有改變,仍保持在40%以上的水平,也就是10個吸煙者中有4人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英國肺臟基金會副主席斯蒂芬·斯皮羅教授說,勸說有精神障礙的人放棄吸煙是一個重大的挑戰。但是,可以確定誰可能是需要接受精神治療的吸煙者。
臨床上發現,吸煙能加重精神障礙,而且幾乎所有精神病人都吸煙。人們都知道,吸煙會對人體器官有百害而無一益。但是,對吸煙嚴重危害人的心理,就很容易忽視。
吸煙也根本不是煙民認為的可以提神、 消除疲勞、觸發靈感。心理學研究表明,長期吸煙影響人的注意力;使人反應遲鈍,雙手不穩定,動作不準確;人的聽覺敏感性降低,過早失聽。有的吸煙者,視力還會變模糊。人的智力、記憶力、想像力、辨認能力均受到破壞。
心理學家曾對吸煙影響青年學生的智力情況做過觀察研究,發現有吸煙的學生的智力效能(包括記憶、聯想、辨認力、想像、計算能力等各項)要比沒有吸煙的學生至少低10%。僅成績方面,吸煙的學生要比不吸煙的平均差7分。
評論:
吸煙可能是精神疾病癥狀,聽起來似乎有危言聳聽之嫌。雖說煙草中的尼古丁有一定的成癮性,而吸煙者若在一定時間內未吸煙,也會出現煩躁不安的焦慮癥狀,但通過自我調節也會減輕或恢復平靜。如果簡單地把這種行為表現也列為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的話,似乎有些言過其實了。不可否認,吸煙有害健康,但若把所有疾病或引起不健康狀態的原因都加到煙草頭上的話,會不會太過于極端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