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解放網-新聞晨報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法國幾乎把卷煙視為“頭號公敵”,持續加大禁煙力度,甚至連電子卷煙都沒有放過。
在一些經典的電影場景里,法國的咖啡館文化總少不了卷煙的襯托。一縷青煙,激起創作的靈感和思想的火花,無論是偉大的思想家伏爾泰或是政治家羅伯斯庇爾,文學巨匠海明威還是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都曾在吞云吐霧中,捕捉到了靈光的閃現。存在主義大師薩特的哲學著作《存在與虛無》里,甚至把卷煙作為一個哲學例證—“卷煙是‘虛無’,煙斗是‘存在’”。知識分子們的煙斗,就好比柏拉圖的桌子,早就超越了尼古丁對感官的刺激,成為了左岸文化的象征。在現實生活中,你走在法國街頭,也常能遇到路人上前,問你借個火,或是蹭根煙,這已成為法式生活中表示友好的一種社交方式。
因此,法國對于禁煙的態度曾一度模棱兩可。雖然法國早在1964年就規定,卷煙包裝上必須注明“吸煙危害健康”的警示語,從1971年開始禁止在媒體中刊登煙草廣告,并從1991年起規定吸煙者只能在指定區域吸煙,但真正讓禁煙行動產生法律效力的,還是近十年的事情。2004年作為試點,法國的高速列車車廂內開始禁止吸煙。2007年2月1日起,法國正式開展公共場所禁煙行動,但由于缺乏法律監督,禁煙并沒有取得良好成效。
真正給法國禁煙運動帶來改變的,是2008年出臺的《禁煙法》。當年1月2日起,全面禁煙的法律開始實施,在明文規定的公共場所和在酒吧、咖啡館和餐館內吸煙者,都會被處以重罰,罰款金額高達450歐元。店主也有“連帶責任”,不張貼禁煙告示的將被懲罰175歐元,若給客人提供煙灰缸或縱容客人在店內吸煙的,則被處以750歐元的罰款。只有門前的街道或室外露天座不包括在禁煙范圍之內。禁煙令正式下達后,咖啡館和酒吧的老板們抱怨“喜歡抽煙的顧客停留時間將減少,他們只會喝上一杯咖啡,或者一杯啤酒,而非兩杯”,但高額的罰款和嚴格的法律執行,讓性情隨意的法國人在能否吸煙的問題上變得謹慎,政策一舉得到了民眾的普遍支持。
今年以來,法國規劃開展了新一輪更加嚴厲的禁煙運動。衛生部長圖蘭娜預備拿出幾項撒手锏,其中之一是擴大禁煙范圍,在更多公共場所推廣“無煙區”,如公園、海灘、公交候車站、大學校區等等,把主要禁煙場所從“室內”普及到“室外”。其二是提高煙草稅,從而抬高煙草價格。2012年的煙草價格漲幅為6%,一包卷煙的價格從6歐元起步;2013年再次上調,使法國成為整個歐洲煙草價格最高的國家,年輕的煙民尤其難以負擔。卷煙的定價,也根據尼古丁含量而變化,尼古丁含量越高,漲價幅度越大。另外,對于電子卷煙這類宣稱可以幫助戒煙的新型產品,法國也抱著審慎的態度:對普通卷煙執行的規定將擴展到電子卷煙范圍,禁止在公共場所吸電子卷煙、禁止對16歲以下未成年人出售、嚴禁播出電子卷煙的廣告,理由是“對那些不抽煙的人,嘗試電子煙可能會誘導他們開始吸煙”。
法國禁煙力度越來越大,一方面與持續攀升的煙民數量有關,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字,法國6500多萬人口中,煙民數量超過了1350萬,年輕煙民和女性煙民的人數在持續上升,未成年人吸煙問題尤其嚴重,26%的煙民為未成年人;另一方面,也與吸煙給國家帶來的經濟損失有關,法國每年有7萬人死于吸煙所誘發的各種疾病,還有更多的煙民給醫療體系帶來非常沉重的負擔。國家每年從煙民那里抽取的120億歐元煙草稅,直接撥付給了社保機構,但用于治療煙草引發的疾病,則要花去180億歐元。讓煙民給自己的健康埋單,成為越來越多民眾的共識。
如今在法國,你常會聽到這樣的低聲詢問:“對不起,我在這兒抽煙會打擾您么?”哪怕是在不受禁煙令限制的戶外。禁煙之后的左岸文化,更多了一份對他人的體諒尊重,也多了一份環保與健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