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開展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必要途徑,是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工作的長效制度,是有效防范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所以,在班組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活動,增強員工參加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就顯得猶為重要。
那么,如何在班組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呢?如何教育引導員工服從、服務于“標準”呢?筆者認為,必須堅持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工作重心,從規范入手,從“標準”做起,通過組織學習、行為改變、模范遵守“三結合”工作方式,強化全員參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自覺性和自律性,促進“標準”建設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程序軌道,以“人”的安全保障物的安全,從而實現企業安全標準化生產。
學習以“標準”開始
標準化建設就是要講“標準”。而如何讓員工去理解“標準”呢?又怎樣讓員工從學習“標準”到掌握“標準”,進而融會貫通“標準”呢?首先可將“標準”以資料形式發放到員工手中,讓員工在思想上烙下“標準”的印記,知道“標準”并不是遙遠的、不可捉摸的東西,使員工在對“標準”試學而學的過程中,領悟“標準”的價值所在和學習的必要。如對“停電”的理解,極個別員工認為只要斷開開關就是把電斷掉了,也就可以對設備進行停電操作了,而“標準”規定,在對停電設備進行操作時必須“先驗電,再操作”,讓員工明白在未驗電的情況下設備應視為“有電”這一道理,使員工明白停電雖然簡單而“過程”不再簡單。
其次是把員工對“標準”的不理解之外和員工工作上的不標準之處進行收集和整理,找出員工對學習“標準”的熱點和難點所在,結合崗位工作實際制定學習計劃,引導員工從對“標準”的抵觸到對“標準”的學習,從對“標準”的漠視到對“標準”的執行。如在對電控柜的柜體和柜門中間是否安裝連接導線這一問題上,少數員工認為“多此一舉”,不妨以2個電控柜為例,1個安裝連接導線,1個不安裝連接導線,再讓員工分別對2個電控柜門進行“驗電”,在“事實勝于雄辯”面前,還有什么是不能理解的呢。在對員工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下,使員工對“標準”有較清晰的認識,并將“標準”體系文件列入員工學習內容,制定周學習、月檢查、季考核、年總結計劃,讓員工對“標準”知識的學習以水到渠成的方式步入制度化軌道。
習慣以“標準”改變
改變習慣難,改變不良習慣更難。班組在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中,要把改變不良工作習慣作為對員工“標準”學習的延續和鞏固,可通過開展“我來做‘標準’”、“設備安全操作規程演練”、“行為規范大家談”及安全“標準”專項檢查等活動,讓員工主動進行“對標”檢查,自覺糾正不良習慣,促使員工從行為上,從細節處做到學中改、改中學,并把對不良行為的改變作為檢驗員工對“標準”學習效果的重要方法,強化員工對“標準”的掌握和執行。如,可在對箱、柜、板內插座接線的“對標”檢查中,不僅讓員工按照“標準”接線對插座進行檢查,而且還讓員工解答不按“標準”接線的危害,使員工在牢記“標準”的基礎上自覺糾正不良工作習慣。
班組還可對員工進行安全操作規程考核,以相同操作不同考核的方式,對員工進行“標準”學習和掌握的檢驗。如在對員工進行安全操作規程演練時,可要求員工對指定設備按規定程序進行操作,由其他員工對演練過程進行考核,如有“標準”不對之處,就判考核不合格。“標準”往往在細節處遺漏,隱患常常在不經意間埋藏,班組可在對“標準”的學習、檢查、考核中,通過硬“標準”的軟運用,在員工的大腦中固化“標準”的概念和安全的宗旨,從“人”的因素詮釋“標準”在企業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制度以“標準”建立
“安全標準化”重在執行,強在建設。所以,只有在對“標準”進行制度完善的基礎上,才能持久深入地開展好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班組要結合崗位工作實際,以企業安全生產為重心,對照“標準”要求,建立和完善班組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制度,如制定“作業現場安全要求”、“設備安全檢查要素”、“高空作業安全要求”、“設備安全檢測方法”、“安全值班工作規定”等班組安全規章制度,強化對“標準”的知識學習,強調對員工的安全管理。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