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阿Q正傳》是魯迅在用一顆“真誠的心”與“樸實的文字”揭露國民的通病——精神勝利法。“阿Q精神”的披露,引起很多中國人的反思、覺醒,然后自我完善,進而促使中國思想文化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相反,日本著名的文學家川端康成雖然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創作思想中體現出正面積極一面,但也有狹隘的一面。簡單說,其文學作品體現出“小愛”思想的一面。
似乎,文學和企業文化風馬牛不相及?其實不然,文學創作的意圖,即作者想通過創作表達的思想感情——文學思想,與企業文化應該是一致的。沒有思想的文字與沒有文化的企業一樣,猶如一個人失去了信仰,純粹是行尸走肉。企業缺少文化素養,遲早要被時代淘汰。
文化不是低俗腐朽“狹隘”的文化,而是“真誠樸實與博愛”的文化。員工與員工、員工與上司、上司與上司、企業與顧客、企業與社會之間,應該真誠相待,樸實相處,不該互相欺詐、嘴甜刀心、相互利用,拉邦結伙。要有“博愛”的文化氛圍。付出勞工不只顧個人、小集團、哥們的利益,得考慮集體、社會利益,要有社會責任感。
企業不僅要提倡“真誠樸實”與“博愛”文化,而且更應當把這種文化灌輸給干部職,讓企業上下視“真誠樸實與博愛”為自身的行為準則。讓真誠樸實的美德在企業里落地生根,讓博愛的團隊精神發揚光大。怎樣讓“真誠樸實”與“博愛”真正滲透進企業的每一個角落?筆者以為:
首先,管理者必須具備“真誠樸實”與“博愛”的品質。企業高管好比是中層干部的長輩、師長,其一言一行都會在中層干部腦海中留下抹不去的印象。高管言而無信、狹隘偏激,會在中層干部心中形成十分惡劣的影響。中層干部也很可能學高管的為人方式去對待下屬,最終導致企業里爾虞我詐,無信可言。反之,如果高管擁有“真誠樸實”與“博愛”的優秀品質,并且下意識地把這種“優秀品質”灌輸給下屬,就容易在企業里營造“真誠樸實”與“博愛”的文化氛圍,對推動這種企業文化在企業里落地生根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下大力氣、耐心系統地宣傳“真誠樸實”與“博愛”的文化。不僅要員工理解這種文化的優秀性,還要讓顧客、供應商等被深深地吸引。企業明確了自身文化只是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步,關鍵還要通過不同的途徑、方式來讓消費者明白這種文化的內涵、本質所在。可以在產品包裝封面印上自己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也可以采用“有獎問答”的方式向顧客宣傳,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通過促銷產品的方式附加宣傳自己的企業文化,用捐助的方式回報社會的同時用實際行動來證明“真誠樸實”與“博愛”的企業文化。
第三,要健全完善“真誠樸實”與“博愛”的企業文化理論基礎。使“真誠樸實”與“博愛”的企業文化有理論依據。不斷探索建設“真誠樸實”與“博愛”的企業文化理論體系,通過成立“課題研發”小組的方式來攻關構建這種企業文化理論體系。從資金上加大對企業文化理論體系研發的投入力度,保證企業文化理論研究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資源。更應當把“真誠樸實”與“博愛”的文化建設納入績效考核中去,通過不斷地對企業文化績效進行診斷、改進來達到提升文化績效的目的。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