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轉自《中國煙草》 編者按:中國煙草總公司成立30年來,煙草行業取得了斐然成就,整個行業上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對于行業所發生的變化,廣大干部職工感受最深刻的,莫過于與他們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了。本期“征文”欄目特組織選取了4篇分別反映行業職工30年來“衣食住行”的稿件,以此展示行業改革與發展所帶來的變化。?
住:房子越來越寬敞
住房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住房的質量反映人們生活的質量。我家從1989年到2005年,不到20年的時間內,搬了4次家,所搬的房子越來越好,從租房到擁有自己的住房,從十幾平方米到一百多平方米,從平房到樓房,從簡陋到設施齊全。我從自己搬家的親身經歷中,切實感受到了煙草行業3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和職工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家第一次住的房是出租房。1989年結婚時,自己沒有房,那時房子很少,也很緊張,只好托親朋好友四處打聽,看哪里有出租房,好不容易才租到了一間房。房子是私人蓋的,共兩層樓、六間房,我租的是一樓的一間。房子像四方的火柴盒,十來平方米,設施很簡陋,沒有廚房,也沒有衛生間。門、窗是木質結構的,地面是水泥的,墻是用白灰刷的,沒有水管,只在二樓的露天平臺上有一個水龍頭,遇到下雨天,用水時需有人幫忙打傘。
我家第二次住的房是單位房。1991年,經多次申請,在“僧多粥少”、單位住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領導照顧,從單位擠出一間房子暫時讓我住,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結束了我租房的歷史。分的房所處地勢低,遇到下雨天,院子就積水,得用磚墊起人行道,才能進出。房子低矮、簡陋、破舊,一個樓道口進去是4戶,左右各兩戶,戶與戶是門對門,每戶只有一扇窄小窗戶,光線昏暗,大白天都要開著燈。過道沒安裝路燈,到晚上,進出要打手電筒。房子面積只有十平方米,同樣沒有廚房、沒有衛生間,且通風不好,地面高低不平,屋頂上面是瓦片,下雨就漏,到了多雨的季節,被子、衣服、鞋子都會長毛,屋子里總彌漫著一股霉味。是“晴天見日頭,雨天用罐頭”的真實寫照。房子墻壁上部分白灰都剝落了,能明顯看到墻上的潮濕痕跡,有時候能在房間的墻上看到壁虎。就這么一間房子在當時來看,還是不錯的,因很多人還沒房住,一來不用租房了,省了房租費;二來住單位的房,上下班也方便。
我家第三次住的房是集資房。1993年有幸參加了單位的集資建房,1994年住進了80多平方米的房子,三室一廳一廚一衛。從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房,一下子搬到三室一廳80多平方米的房,我感到十分高興和滿足。而親戚朋友一聽說房子有80多平方米,也很是驚訝和羨慕,說住那么大的房子,真是趕上好時代了。交了集資款后,因沒有錢,房子就沒有裝修,地面還是水泥地,墻是用白灰刷的,沒買一件新家具,在房子鑰匙拿到手不到一個月,就高高興興搬進去住了。記得搬家那天正下著小雨,是冒著雨搬的家,舊房子連一天都不愿住了,等不到雨停就搬完了。房子雖然很普通,但設施還是齊全的,感到最好的是上衛生間方便,不用再為黑天半夜上衛生間發愁了。有陽臺,晾衣服、曬被褥方便。做飯用上了液化氣,方便、干凈,告別了蜂窩煤。
我家第四次住的房是商品房。2005年買了商品房,是高層建筑,安裝有電梯,上下很省勁,房子四周有綠化帶,平坦寬闊,地下有停車場。房子面積140平方米,設計合理,大窗戶寬敞明亮,光線好。墻、地面進行了全面的裝飾,住著比較舒適。新買了書桌、書柜、衣櫥、床、寬屏彩電、大容量冰箱、柜式立式空調、電腦、沙發。房子設施更完善、齊全,裝有液化氣管道,不用再換液化氣罐了,留有寬帶、電話、有線電視接口,用起更方便、快捷,與14年前的房子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回首往事,更感得來不易。正是行業一代代員工的艱辛付出,才有了今日行業之發展。我們要加倍珍惜目前行業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從本職崗位做起,勤奮工作,以實際行動為中國煙草總公司成立30周年獻禮。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