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陜西中煙“澄城卷煙廠是小廠,規模小產量小人員少,這是現實。但我們缺什么不能缺精神,黨員更應該帶頭走在前,以實際行動給職工群眾做出模范。”
“多下苦,多鉆研,是咱的本分”
澄城卷煙廠歷史上第一位煙草行業勞動模范,第一位赴北京走上國家局領獎臺的普通職工,他就是澄城卷煙廠卷包車間黨員、高級技師陳青輝。陳青輝是農民子弟,從進廠的那一天起,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開機子”。別人急著下班,他從不盼著下班,就是下班了也在擦洗機器,跟著師傅問東問西,這個怎么做,那個怎么辦,為什么不這樣做……愛問的他,總是讓師傅既喜愛又無奈。會的,記下來,裝進腦子里;不會的,記在本子上,隨時再學習;似懂非懂的,就老老實實跟著師傅學懂弄通做實了。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他個人自學的筆記本足足有七八個大本子,每個本子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標注,而他,也從一般人員逐漸成長為車間的技術骨干,還成了陳青輝勞模工作室的負責人,領著一幫人干。
有人好奇地問,你開機器有什么秘訣?他總是笑著說,咱人笨,腦子比不上別人,咱本分人就是個下苦鉆研,沒別的本事。你試試,試的多了,自然會出師的。看著恍然大悟的提問人,他仍然在琢磨著車間的機器、往本子上記著什么,這就是一名普通黨員的本色。一個人,帶動身邊人,影響著一群人,這個人,就不簡單。陳青輝就是這樣一個人。
“在這個崗位上,咱就把事情干好”
“現在全面從嚴治黨了,黨建的事情不好干。但既然組織信任我,選拔我到黨務崗位上,在黨務崗位一天,咱就要把事情當事,想盡辦法干好。”面臨著轉崗,機關第三黨支部書記梁青海在支部全體黨員大會上這樣鄭重表態。機關第三黨支部連續多年是工廠的先進黨支部,底子清,工作實,在這樣一個生產管理任務繁重的支部,如何有效提升黨建工作針對性,做實做好支部工作,成了梁青海思考和行動的工作重點。支委班子一班人分工負責,協同作戰,下轄三個科室每個科室都成立了黨小組,堅持“三會一課”,開展黨建主題活動,組織“道德小講堂”,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場開展廉政教育,利用微信群及時發送黨建信息,讓大家在聽一聽、學一學、做一做的基礎上,認真開展“對標先進找差距,六查六改六提升”比學趕幫超活動,把機關第三黨支部的黨建工作搞的有聲有色,繼續走在工廠前列。機關第二黨支部陳文元、動力車間黨支部書記燕恩尚也都面臨著轉崗……但他們的行動,就是一種有力的證明。
“一個人把事情干好是本職,也是本分,幾個人一班子人把事情干好,才會有活力。”機關第三黨支部梁青海帶著支委一班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就像工藝寫實一樣,做就做好,做就做出成績,實實在在,坦坦蕩蕩,團結帶領大家在做好一個個小目標中一起實現工廠大目標。
“我是技改一個兵,做好技改才有夢”
“七五”技改以來,澄城卷煙廠還停留在局部小改小革和技措改造上,基本上再沒有大的技改項目。在公司支持下,澄城卷煙廠歷史上最大的技改項目建設正在有條不紊推進之中。圍繞技改項目,一群青年骨干和技術標兵被抽調到項目建設指揮部工作。距離老廠區遠,上班吃飯都是個問題,沒有人叫苦叫累。孩子上學、老人住院,沒有人因為家事耽誤項目建設一步。青年黨員史長江是家里獨子,老父親因病去世了,國慶假期回不了家,老母親帶著兒媳婦和才幾個月的嬰兒從外地趕到兒子身邊團聚,為的就是不讓兒子分心。組織委員、研究生霍開玲,硬是讓愛人辭去了高薪工作,從河南風塵仆仆隨她而來,定居在這個小縣城,如今有了孩子,丈夫在當地縣城周邊租了幾個大棚種植反季水果,收入還行,她說,“就是因為對煙草的這份愛”。連續幾年先進集體的領頭人、技改辦主任楊星華,每天加班加點開會研究,經常一宿一宿睡不著覺,孩子在西安上學,原來是班級里的前三名,現在成了“末尾生”。每每說到動情處,這個四川漢子的眼淚就無聲無語流下來了。趙寶峰,新婚第二天就出現在技改工地上;汪健,拄著拐杖還在上班……這樣的一群人,這樣的一群黨員,行動就是無聲的命令,吹響技改集結號,表達同樣的心聲——“我是技改一個兵,做好技改才有夢”。
他們都是普通黨員,他們都是好職工,他們都奮戰在自己的崗位上,沒有驚天動地,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不過是一種自發的忠誠。對事業,對家庭,對人生,從他們的行動中,我們就能感受得到一種來自內心的撼動。
一個人這樣,幾個人這樣,一群人這樣……在澄城卷煙廠的黨員群體中,他們默默做著自己分內的事情。在渭南市委連續多次的黨建檢查中,檢查組一致評價,“澄城卷煙廠黨建工作在市屬國有企業是走在前列的”。正是有了這樣的一個人,幾個人,一群人的默默工作……澄城卷煙廠的各項事業在“小而精,精而特”之中以“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姿態繼續中前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