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11月8日,幾位雪茄大國工匠共同將一方紅綢扯落,中國雪茄博物館歷經數年籌備、規劃和建設,最終在“中國雪茄之鄉”什邡揭開面紗。
遠遠看去,建筑外觀宛若一支燃燒的雪茄,博物館主體分三層,建筑面積4662平方米。“尋根”、“溯源”、“探秘”三個展廳,分別圍繞中國雪茄產地、歷史和工藝溯源中國雪茄百年之路。
館內,陳列有中國駐古巴前大師張拓捐贈的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親筆簽名的古巴雪茄,有國禮“長城雪茄”包裝盒印刷模板1976,有中國第一臺自產雪茄保濕柜,有“長城132”工作組軼事資料,還有來自湖北中煙、山東中煙、安徽中煙收藏的系列雪茄珍貴文物,共同匯聚成世界精品雪茄版圖的“東方力量”。
中國雪茄博物館,是由國家煙草專賣局、中國煙草總公司發起建設的、全國性、專業性的國家級博物館,授權四川中煙全面管理的、公益性工業旅游示范點、科普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中國煙草學會、中國煙草銷售總公司的業務指導下,承載著面向社會大眾,傾注中國雪茄(含卷煙新型制品)產業發展;全面服務長城雪茄品牌推介,全面服務川煙產品展示;通過以教育服務為主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及展覽、展示,凝聚地方文化認同,促進地方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歷史使命。
中國雪茄產業,萌發并始于四川什邡。早在明末清初,什邡種植的雪茄原料煙就被選作宮廷貢品。匠人王叔言在1918年于什邡創辦益川工業社,從此開啟了中國雪茄產業化發展的序幕。
川煙工業從民間手工雪茄作坊到蹣跚起步的小型雪茄工業,再到如今四川中煙成立,綿延已近百年。
這一百年,有工藝積淀、匠心傳承,也有實業報國、支援抗戰的傳統;有抗震救災、支持重建的擔當;有歷經改革重組的陣痛、市場風雨的洗禮、品牌興衰的沉浮。行走寬窄之間、求索奮進的一百年,長城雪茄曾憑借特供成就了神秘的“132”歷史,榮獲了大馬士革金獎、巴拿馬銀獎,并被定為國禮,躋身世界三大名牌雪茄煙序列。
回首百年期,逐夢新時代。中國雪茄博物館的開館,是四川中煙雪茄破題的強勁東風,更是四川中煙人繼“兩個至上”行業共同價值觀貢獻、中國第一款哲學概念寬窄品牌卷煙問世后,再一次凸現行業地位的大手筆,必將向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遞交一份優秀答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