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歷史發展,總有一些關鍵節點。
1985年,煙草機構上劃改革關鍵之時,輕工業部將煙草工業科學研究所劃歸中國煙草總公司管理,正式更名為中國煙草總公司鄭州煙草研究所;三年后,所升格為院,成為直屬于國家煙草專賣局、中國煙草總公司的唯一一所綜合性科研開發機構。
改革開放,是屬于創新者的黃金時代。
肩負行業科技創新牽頭、指導、推動和引領的使命,鄭州煙草研究院始終緊緊聚焦行業科技發展需求,始終圍繞煙草科技難點、熱點和瓶頸問題,不斷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共性技術研發能力、科技基礎支撐能力,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深化一批基礎研究、轉化一批技術成果,在一些重要領域推動行業科技創新在國際上實現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為中國煙草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正在加速推進,深度融合、廣泛滲透到社會各個方面,成為重塑格局、創造未來的主導力量。走進新時代,站在新起點,鄭州院堅持科技引領、落實創新驅動信心更強,勇做科技創新排頭兵、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建功立業動力更足。
科研改革從這里起步
主管機構的變更、規格的提升率先拉開了行業科研體制改革的大幕,體現了行業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更是優化科技創新要素的一種戰略性制度安排,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變革。
改革伊始,鄭州所圍繞由單純的科研型事業單位向科研經營型實體轉化的思路,把實現事業費自給、開拓技術市場、推動科研與生產結合等作為突破口,鼓勵科研人員走出實驗室,到生產建設第一線,到社會大市場中找課題、立項目,各項工作圍繞科研和效益兩條主線有序展開,迅速取得了明顯成效。
上劃當年,鄭州所就承擔了4家卷煙廠制絲線的技術改造,2條混合型卷煙生產線的設計及十余款卷煙配方設計;歷經三年發展,鄭州所持續優化組織機構,修訂完善管理制度,不斷理順科研與生產關系,科研項目數量不斷增長,產品開發推廣、香精香料研制、工廠工藝設計等技術貿易活動生機勃勃,全所總收入達到466萬元,實現了事業費完全自給。
由所升院,進入上世紀90年代,鄭州院以“技工貿一體化”為改革方向,開展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活動,建立了一批科技公司和實體,科技成果有效對接市場,轉化為現實生產力。1999年,鄭州院成為全國第一批轉制的242家科研院所之一,整體進入中國煙草總公司,成為科技型企業。
跨進新千年,為更好服務行業發展,鄭州院進行機構和人事制度改革,撤銷不適應發展需求的部門,成立六個科研開發部門,實行課題組負責制,全員雙向選擇、重新上崗,一舉建立了新的管理考核機制,打破了大鍋飯,調動了全院職工的創新積極性。
改革激起一池創新活水。2003年,鄭州院領銜的“提高白肋煙質量及其可用性的技術研究”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實現了在國家最高層面上獎項零的突破;“降低卷煙煙氣中有害成分的技術研究”取得多項創新性成果,整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獲得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7年以來,為更好服務卷煙工業企業聯合重組這一大局,鄭州院先后與十余家重點工業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企業技術革新、產品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
科研改革從這里起步,道路并不平坦,寫滿了奮斗的艱辛。但正是改革,讓鄭州院不斷抓住機遇,為行業改革發展輸送創新動能,展現了煙草行業科技領域“國家隊”應有的作用和擔當。
科研成果在這里涌現
改革火種,點燃了創新引擎。在行業各個發展階段、各個領域,鄭州院心無旁騖集中課題攻關,創新成果從這里不斷涌現。
1986~1989年的“中美合作改進中國煙葉質量試驗研究”和1996~1998年的“中美技貿合作開發優質煙葉的研究改進”,解決了中國煙葉生產中長期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根本上革新和確立了我國煙葉生產的指導思想。2000年以來開展的“提高白肋煙質量及其在低焦油卷煙中的應用研究”“中國煙草種植區劃”等項目為提高我國白肋煙質量,為中國煙草種植布局調整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在卷煙工藝領域,1986年前后,開展打葉復烤工業性試驗研究、論證和推廣,使復烤廠工藝水平一舉提升到國際同類水平。20世紀90年代重點開展“降低煙葉消耗工程”,使我國卷煙單箱消耗3年內降低了4.5kg,接近當時國際水平。2000年以來,重點開展制絲技術集成應用、特色工藝和中式卷煙制絲生產線為主的系列創新研究,使卷煙產品質量明顯提高,控焦降焦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實現了卷煙產品設計系統化、加工精細化和控制智能化。
2000~2003年開展“降低卷煙煙氣中有害成分的技術研究”,開發出一整套降低卷煙煙氣有害成分的實用技術;2006~2007年開展的“卷煙危害性指標評價體系研究”“卷煙危害性評價與控制體系建立及其應用”項目,建立了一整套卷煙危害性評價與控制方法體系,提出了“降焦減害”的中國解決方案。
“十二五”以來,鄭州院抓住行業產業升級、科技重大專項陸續啟動機會,承擔“中式卷煙制絲生產線”“卷煙減害技術”“卷煙增香保潤”“煙草基因組計劃”“細支卷煙升級創新”等行業科技重大專項,取得了一大批原創性科技成果,實現了重大的知識創新、應用基礎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
以朱尊權、袁行思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堅守科研初心、守望相助、薪火相傳,用一個個創新成果,在行業改革發展征程中留下了堅實足跡。
科研創新未有窮期
當前,鄭州院正在集中全力實施煙草科研大數據、打葉復烤技術升級、細支卷煙升級創新等行業科技重大專項,通過大數據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推動科技創新走向縱深,大力促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與升級,促進煙草科技全面發展,從而實現中式卷煙核心技術大跨越。
推進高質量發展,我們在加速,別人也在加速。最終要看誰的速度更快、誰的動能更持久。
在鄭州院科技工作者看來,更加注重突破影響行業持續發展的核心技術,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做出更多原創發現,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具有行業適應力的新技術、新成果,改造提升煙草產業,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創始于1958年的鄭州院,今年迎來60歲生日。
跨進新時代,如何書寫新輝煌?要樹立面向國際煙草科技前沿、行業重大科技需求、品牌發展客觀需要的大局觀,著力突破一批制約煙草行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著力提出一批解決行業重大戰略問題的鄭州院方案,著力提高科技支撐服務和決策支持能力,著力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和學科帶頭人。
六十一甲子,鄭州院決心扎根行業創新沃土,肩負時代賦予的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排頭兵,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行業手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