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這幾天,美國紐約時代廣場,被譽為“世界第一屏”的納斯達克大屏上,一支“四川造”雪茄和一座中國雪茄博物館成為關注熱點,在這個全球最大高端雪茄消費國,傳遞著獨特的東方味道。
這是又一串創新開拓的足跡。就在2017年11月8日,初冬的暖陽劃破霧靄,將霞光灑向這片孕育千年農耕文明、鍛造農業大省金字招牌的成都平原。紅綢落地,與“迎接川煙一百年倒計時”同步,中國雪茄博物館在什邡開館,填補了行業雪茄專題展覽展示的陣地空白。
不久前,一份捷報從四川中煙公司長城雪茄廠傳出:2018年上半年,標準雪茄實現商業銷售8.39億支,同比增長187%,市場占比達65%。
建成并開放第一家中國雪茄博物館,這是四川中煙在行業創下的“四個第一”之一。而為雪茄建博物館,背后是篳路藍縷般的奠基開源,是行業百年不輟的探路引領,是對品質匠心淬煉的捍衛堅守,更是對傳揚創新再出發的自信從容。
在發源之地建一座博物館,在百年征程中用一份穩中向好的雪茄高質量發展答卷,四川中煙闊步邁向自己的百歲華誕,更鐫刻下一串勃興發展的長青密碼。
百年奠基傳承
建成“中國雪茄第一生產基地”
中國雪茄博物館開館一年里,已吸引數萬觀眾。其中,兩件“鎮館之寶”最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銘記于心——一方“益川工業社”石碑、一組“132”歷史照片,被布置在最為顯要的展位。
它們正是長城雪茄作為中式雪茄之源的歷史坐標,更是一個企業,用百年堅守,對中式雪茄產業和民族工業從開創奠基到傳承創新的最有力注腳。
創刊百年的《福布斯》雜志曾撰文稱,在其創刊時的美國100強公司中,僅有12家歷經百年沉浮仍然存活。一葉攬風云,時光盡飛渡。一支長城雪茄,卻在100年里,步履穩健,攀上發展高峰。
業內公認,雪茄的歷史,始于美洲瑪雅人;中國雪茄的歷史,奠基于什邡。
1895年,什邡誕生第一個手工雪茄作坊。23年后的1918年,中國雪茄史迎來標志性事件:益川工業社宣告成立。這里有符合現代工業標準的工房和工人,生產多種規格、多個牌號的雪茄,這意味著中國雪茄生產由作坊式轉為企業化,歷史掀開新一頁。
益川工業社正是長城雪茄煙廠前身。從此,長城雪茄悄然邁上“百年磨一劍”的征程,四川煙草工業乃至中式雪茄產業也就此拉開從零起步到崛起的大幕。
從此,作為中國雪茄歷史和中式雪茄產業的奠基者,長城雪茄又果斷擔負起中式雪茄開創者、標準制定者和發展引領者重任。
到1940年,益川工業社年產雪茄已達1億支,不僅暢銷全川,還遠銷西部和北方,益川煙品當時被業界視為“國產名品”。
新中國成立后,什邡縣政府接管益川工業社,1958年成功研制出長城雪茄,1979年被評為“四川省名牌產品”,2005年度被評為“中國雪茄最具影響力品牌”,2009年斬獲“亞洲最具影響力雪茄品牌”獎。
1967年,長城雪茄正式出口,至1990年長期免檢出口,憑借優良品質、獨特風格,多次代表中國參與國際博覽會,榮獲大馬士革國際金獎、巴拿馬銀獎,開始蜚聲國際。
1986年,長城雪茄坐上國產雪茄第一把交椅,隨后保持領先地位30余載。
進入21世紀,國內雪茄市場悄然發酵。非渠道國外雪茄已占主導,如不加快發展,國產雪茄將失去話語權。國家煙草專賣局及時將中式雪茄“破題”任務交給四川中煙,要求建成“中國雪茄第一生產基地”,將長城雪茄打造成“國產雪茄第一品牌”。
踏上創業新征程,卻遭遇“5?12”汶川特大地震。重壓之下,長城人沒有悲觀,在國家局鼎力支持下,總投資12億元實施易地技術改造,2011年4月建成投產,一個裝備一流、設計產能50億支、亞洲最大雪茄生產基地以原地起跳形式驚現世人面前。
以“經典”為價值理念,長城雪茄不忘初心、傳承發揚、創新進化,構建起“國茄”“國禮”“國際”系列架構,全面復刻經典、弘揚經典、創新經典:產品涵蓋手工、機制全系列的標準雪茄和雪茄型卷煙;2010年率先覆蓋內陸所有省級市場;國內四大雪茄生產基地,四川產銷量占半壁江山;還帶頭修訂《雪茄煙》國標……扛起中式雪茄發展引領大旗,長城雪茄在中國雪茄產業鐫刻下不可復制的領先地位。
百年精益求精
樹起中式雪茄品質技術典范大旗
成都向北70公里,一路沃野平疇,都江堰的汩汩清流,潤澤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勝景。
這片富饒之地與古巴雪茄產地比那德里奧省同屬北緯30度,充足的陽光和雨水,在什邡聯袂孕育出神奇作物——晾曬煙。“祖祖輩輩種了400年,明清就是貢煙,30多年前就是國家名曬煙縣!”種了大半輩子煙葉的什邡師古鎮大泉坑村煙農朱壽軍難掩自豪,靠2.7畝“德雪3號”,他穩穩年入12015元。
什邡,正是長城雪茄蜚聲海內外的品質地標。這個中國第一個手工雪茄作坊誕生地、核心原料和原創工藝發源地,已頭戴“中國雪茄之鄉”桂冠,并躋身全球四大優質雪茄種植地。如今,這里還擁有國內唯一雪茄博物館、唯一的雪茄風情小鎮、唯一保有從煙田到手工班全生產鏈的雪茄工業旅游基地。
400年的種植實踐積淀,讓什邡煙葉打上一系列標志性質量標簽。
長城雪茄品質,在原產地得到第一層歷練,持久穩定傳承而彰顯。
1964年秋天,是長城雪茄百年長河里的又一個轉折點。今年82歲的雪茄大師黃炳福至今還記得,當時廠里通知他們4人帶上最好的煙葉,完成定制任務。隨后,成立生產小組,負責定制雪茄,從此開啟了中國雪茄高端定制的先河。
煙葉存放3年,從5片優質煙葉中精挑細選1片可用,中草藥加四川特曲酒等多次添加,純手工完成所有工序……益川工業社創始人王叔言留下的雪茄制作與傳統本草功效相結合的工藝,再經12年的高端定制任務歷練,讓長城雪茄樹立起屹立百年的技術標桿。今年10月,在專業暢銷雜志Cigar Journal組織的專家盲評中,長城雪茄煙廠一款產品以盲評95分的極高分,再度技驚四座。
百年用心而為,王叔言及嫡傳弟子將技藝薪火相傳。
2015年,長城雪茄廠正式為李秋月、劉長勇、劉浩3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設立大師工作室,隨后劉萬春也躋身大師榜。在這個亞洲最大的雪茄煙生產基地,“大師”代表最高榮譽和水準。盡管他們平均年齡僅30多歲,但均有10多年經驗,開創出各自獲國家專利的卷制手法,并建立以各自名字命名的流派。手法不同,但“230步長城制茄法”必須嚴格堅守。
百年一脈傳承,百年精益求精。秉承著中國制造的工匠精神,長城雪茄樹起中式雪茄技術典范。
百年基業長青
踏上“優品生活服務商”轉型新征程
百年風雨鑄就百年老店。但老號難在基業長青,面對市場消費形勢變化,長城雪茄如何破繭蝶飛,續寫輝煌?答案在長城雪茄謀動多年的國際化步伐里。
5月18日,全球老牌雪茄企業荷蘭皇家阿吉奧雪茄公司展品入駐中國雪茄博物館。雙方合作由來已久——2008年,雙方簽訂《技術合作框架協議書》,為中國煙草首個雪茄對外技術合作項目,標志著中國雪茄國際戰略全面啟動。
“Hi,阿里!”在長城雪茄廠,一位高鼻子藍眼睛員工格外惹眼。他就是阿吉奧雪茄公司派駐長城廠首任工程師阿里。2013年來到長城雪茄研發中心來,阿里從質量控制技術培訓、改進監督,到質量和消耗控制,將世界頂尖技術注入到長城雪茄,讓質量管理從口說手寫邁入信息化時代,質量穩定性得以大幅提升。
從2006年起,長城雪茄原料家族驟然壯大,多米尼加、巴西、洪都拉斯……世界各地的優質煙葉和長城雪茄百年工藝碰撞,帶來產品的一次次升華。
在百年積淀中傳承開拓,更在百年積淀中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