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煙武漢卷煙廠易地搬遷過程中,員工在對搬遷設備進行裝車。
? ? 湖北中煙武漢卷煙廠聚焦“新環境、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新要求”,及時建立新標準,促進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智慧化。
湖北中煙武漢卷煙廠新廠制絲車間。
湖北中煙武漢卷煙廠卷包車間職工通過顯示器終端點檢,查閱設備生產信息和故障處理信息。?
人生路漫長,緊要處只有幾步。人生的起伏如此,企業的榮辱亦如此。
2018年,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卷煙廠邁出并完成了緊要的一步。從2018年1月第一臺卷接包高速機組在新廠卷包車間落位安裝,到2018年4月老廠第一臺機組搬至新廠卷包車間,再到9月正式啟動整體搬遷,最終到12月最后一臺設備完成交驗并投入生產,武漢卷煙廠順利完成易地技改搬遷,構筑起企業發展新平臺。
從1916年簡氏兄弟懷揣實業救國夢想,創辦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分公司,到2018年建成年產150萬箱的現代化工廠,湖北卷煙工業追求自主、自強的夢想、探索、跋涉、奔跑,從未停歇。
從決勝大搬遷,到奮進“雙一流”(建設國內一流、國際一流卷煙工廠),在歷史的考驗下,在未來的叩問中,武漢卷煙廠書寫一流答卷的歷史責任感油然而生,尋求從跟跑、并跑轉向領跑的行動自覺勢不可擋。
給歷史一個負責任的交代——決勝大搬遷
回望百年,武漢卷煙廠的發展歷程,正是不斷回應時代挑戰的歷史進程。
20世紀初,面對民族危機,教育救國、實業救國等思潮風起云涌。1905年,簡氏兄弟成立“廣東南洋煙草公司”(1909年改名為廣東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意在和國人開設的“北洋煙草公司”南北呼應,振興國貨。1916年,簡氏兄弟創辦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漢口分公司,拉開了百年武煙的發展大幕。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武漢卷煙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1984年,工廠年產量達到60.45萬箱,勞動生產率在全國名列前茅。
進入本世紀,煙草行業改革之風勁吹南北。一度領先的武漢卷煙廠卻遭遇困境,在內憂外患夾擊下,走到命運的十字路口。
難中有機。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湖北卷煙工業迅速行動,以武煙集團為龍頭,率先完成“18變1”的組織結構優化和“200變2”的品牌資源整合,轉危為機,為企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歷經十多年艱苦奮斗,2018年,作為湖北中煙品牌發展碩果的孕育者、參與者、見證者,武漢卷煙廠也迎來了奮斗歷程中的高光時刻——這是硬幣的一面。
硬幣的另一面是,伴隨“黃鶴樓”品牌的發展,作為湖北中煙制造單元的主力軍,武漢卷煙廠日益感受到來自卷煙產能、裝備水平、現場管理、物流運轉等方面的掣肘,易地技改猶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自2006年項目立項,選址、奠基、聯合工房設計、生產線設計、設備選型……武煙人一路跋涉、一路坎坷、一路突破、一路奮進。2017年年底,他們迎來了易地技改的收官之戰——大搬遷。
謀定而動。對于搬遷,武煙人琢磨推敲、成竹在胸:第一階段為新設備安裝調試階段,第二階段為示范建標階段,第三階段為全面搬遷階段。
“易地搬遷是一場攻堅戰。武漢卷煙廠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家,我們的生存、生活都靠它。”回憶起搬遷工作,湖北中煙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兼武漢卷煙廠黨委書記譚文峰說,“這場搬遷戰我們全員參與、全員齊心、全員努力,任何人都沒有置身事外,任何人都沒有袖手旁觀。”
“決勝大搬遷、決戰我參與”是武煙人堅定的信念和行動。
黨員干部一馬當先,鄭重宣誓“最重的擔子我們挑,最緊急的關頭我們上,最困難的時刻我們到”,做到了無特殊原因不請假、不休假、不離開崗位,全身心投入搬遷。
團員青年以技術改造、轉線驗證、整體搬遷“技改三項工作”為核心,聽從指揮、服從安排,組織“青年突擊隊”“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
中秋等節假日,新廠調試設備的擋車工、維修工在崗位上堅守著;在新廠車間,最早駐廠、穿梭在各個機臺的質量監督技術員在奔忙著;面對老廠調往新廠的數量龐大、品種繁雜的卷煙材料,倉庫保管員在崗位上緊盯著……在生產線、搬遷線、保障線,許許多多武煙人立足崗位、兢兢業業,用具體的行動發聲,用火熱的真心履責。
在易地搬遷中,產品質量是最大的風險,也是需要堅決守住的關口。武煙人要做的,猶如駕駛一列火車駛入簇新的軌道系統,不僅不能讓乘客感覺到磨合的痕跡,還要努力給乘客更優的體驗。
投入最大的精力、調配最優的資源、保持最高的關注,經過環境評價、設備調試、帶料調試、工藝調試、配方調試等8個環節的嚴格管控,武漢卷煙廠陸續完成所有品規的轉線驗證,過程參數、質量指標、產品感官質量均有所提高——武煙人攻下了搬遷的“臘子口”。
搬遷給工廠帶來了什么?
易地搬遷給武漢卷煙廠帶來的,既有緊湊的決戰節奏、寬敞的廠房車間、先進的機器設備、整潔的工作環境,又有涵蓋卷包搬遷標準50余項、搬遷方案60余項,近600頁的《武漢卷煙廠搬遷標準化手冊》,還有一以貫之的精氣神、上下同欲的歷史責任感。
如果將武漢卷煙廠的發展歷程繪制成線,可以發現,它并不是一條始終昂揚向上的直線,而是一條有起有伏的波浪線。
精氣神,使武煙每每遇到困境總能觸底反彈。誠如武漢卷煙廠廠長劉致華所說:“武煙到今天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們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靠的是團結協作,靠的是不服輸、不放棄的精氣神。”
歷史責任感,是浸潤、呈現、沉淀在武煙易地搬遷中的又一抹亮色。
“這一輪技改、搬遷能夠在我們這些人手上收官收尾,我們是非常幸運的。歷史將會記住這一時刻,所以我們要竭盡全力、不辱使命。”2018年11月8日,武漢卷煙廠黨委在新廠投產動員大會上提出這樣的要求。
“希望大家振奮精神,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堅持質量底線、守住安全紅線,起好步、開好班。”2018年11月16日,武漢卷煙廠卷包車間乙班發出這樣的號召。這一天,卷包車間開班共啟用卷接包設備24臺套,生產成品卷煙825.6箱,圓滿完成生產任務。這一天,新廠成功實現首日三班生產,標志著武漢卷煙廠新廠建成投產。
歷史選擇了武煙,武煙也書寫了歷史。這是一種相互成就,也是一份相守相望。
給未來一個可期待的夢想——奮進“雙一流”
一切過往,皆是序章。站在新起點,武煙人順勢開啟了更為關鍵的征程——奮進“雙一流”。
2018年,湖北中煙提出把企業建成“國內一流、國際一流”的現代化企業。具體而言,到2020年,把企業建設成為治理結構科學、運營管理高效、產品服務優質、規模效益領先,國家滿意、社會尊重、客戶信賴、員工自豪,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具有一流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化國內一流企業;再用10年到20年,建設成為擁有1到2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擁有一大批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擁有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在全球煙草發展中具有競爭力和話語權的國際一流企業。
站在現在眺望未來,武漢卷煙廠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清楚自己面臨的抉擇——湖北中煙已確立建設國際一流企業的長遠目標,把發展視野擴放到了全球,也把武漢卷煙廠推上了全球卷煙制造水平比拼的舞臺、前臺和擂臺。
放眼未來審視現在,武漢卷煙廠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明白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已走在由硬件國內一流向軟件國內一流提升的歷史關口,走在由全國前列逐步邁向全球前列的歷史關口,走在由全國制造水平比拼轉向全球制造水平比拼的歷史關口。
沖破歷史關口,邁向新的未來,“雙一流”之路注定是比拼之路、艱辛之路、奮斗之路。
好在經歷百年風雨,武煙人早已熟稔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關鍵——事在人為,建好人才隊伍才能使企業獲得成功。
武漢卷煙廠的“雙一流”路徑是清晰的:加快培育國際化的人才和競爭能力,用全球頂級人才承載湖北中煙邁向國際化的歷史使命,用全球頂級制造助推湖北中煙邁向世界一流的堅定步伐。
制造能力奮進“雙一流”。
智能制造是制造業的未來。它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集成先進自動化、傳感、控制、數字制造等技術,可高度靈活地配置生產要素,實現柔性化生產,推動工廠和企業內部、企業之間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實時管理和持續優化。
武漢卷煙廠把智能信息建設作為易地技改的后續工程,作為管理提升的首要任務,設立信息中心,開展頂層設計,制定四階段智能提升計劃;聚焦生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