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班組部分成員在現場流動課堂上互相交流,進一步提高技能水平。劉浩攝
名片
廣西中煙柳州卷煙廠卷包車間維修班組有49名員工,其中高級技師9人、技師23人,維修隊伍中技師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比率達到65%。班組多名員工先后榮獲“廣西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煙草技術能手”“廣西技術能手”“柳州市勞動模范”等稱號,2019年班組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柳州卷煙廠卷包車間維修班組以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支理論扎實、技術精湛、潛心鉆研的高技術人才隊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多年來,維修班組矢志創新、攻堅克難,獲得多項行業內外榮譽,依靠的是實干者的汗水、創新者的智慧和求實者的嚴謹。
創新模式 優質高效
2018年5月,柳州卷煙廠全面試行“三班兩運轉”生產模式,許多現行的作業模式需要進行調整,而其中最先需要調整的是占用生產時間最長的設備保養模式——保養到位率和精度是設備穩定的保障,若一味地追求保養到位率和精度只會擴大保養用時對設備有效作業率的負面影響。這意味著,不僅要盡可能縮短保養用時,還需要平衡保養項目與保養效果間的關系。
為保障每日復工效率,維修班組全面推行TnPM設備檢維修體系,以提升卷包設備有效作業為主線,以根治設備問題為導向,將原有日常兩次保養內容組合拆分成3次時長不同的階段性保養:第一階段為零點班停產期間的設備“零點保養”,從預防性維修入手,加大設備點檢力度,增加點檢項目,明確維修責任人和標準,做到關鍵部位每班必點檢、設備潛在隱患第一時間發現,讓“養”大于“修”;第二階段為生產期間“快速檢修”;第三階段為“跟蹤保障”,維保后輪保組指定一名組員負責記錄一天連續兩個班次的設備效率、工藝質量、剔除消耗等情況,評估維保效果,形成保養工作管理閉環。
“兩班制”試行結束后,維修班組發現“三段式保養”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員培訓不到位、保養時間長、保養流程不規范、保養效果一般等問題,于是專門成立快速維保課題組對維保流程進行現狀分析,找到了影響流程持續流動的阻礙因素。課題組主要針對第二階段瓶頸性問題進行持續改善:結合設備點檢、運行情況和故障停機分析,為“進站維保”提供精確維保計劃,維保過程中對照維保計劃看板“查缺補漏”,準確實施設備清潔、設備潤滑、零部件更換,排除電氣系統、工藝功能等方面的隱患,保障設備維保后高效穩定運行。同時,課題組充分運用6S、目視化管理、全員生產維護、SOP(標準作業程序)等精益工具,將第一、第三階段整合,通過為期一個月的試行和驗證,最終固化成為現行的“方程式賽車進站式快速設備檢維修模式”。通過“進站式”保養,輪保設備穩定性有效提高,實現當班設備故障發生頻次最小化、產能最大化。
維修班組通過不斷思考和實踐,開創周期性輪保、精準輪保、設備精準項修、自主深度維修和短板治理等設備管理新模式,完成設備點檢、專業潤滑、維修保養等作業基準25項,減少了停機維修時間,提高了維修質量,降低了維修費用,使設備始終處于完好狀態。
技術攻關 降本增效
2018年以來,面對廣西中煙提出的“真龍”發展規劃,卷包車間需要努力翻越“提高設備有效作業率”這座大山。從一季度報告看,設備保障問題成為制約設備有效作業率突破的瓶頸——設備維修時間過長,一季度包裝設備維修時長58853.4分鐘。
維修班組經過一周的跟蹤統計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維修時間里占比最大的是故障原因判斷——人均維修時間56分鐘里大約有42分鐘用于查找故障原因。
經驗不足的維修工需要反復嘗試和驗證,短時間內無法掌握數量龐大的設備故障點位;經驗豐富的維修工不僅不容易把設備故障點位系統歸納傳授給徒弟,也不能完全保證自己維修設備時可以準確判斷故障原因。
為打破維修工之間的知識壁壘,由侯志廣等人組成的“科云QC小組”決定以開發“設備故障字典”的方式,利用互聯網共享模式實現經驗互通。開發“設備故障字典”建立在廣西中煙“互聯網+技術引領”基礎之上。僅用3個月時間,一部集合178種故障現象、分別對應438種故障原因的“ZB25包裝機故障維修字典”便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同時,班組出臺獎勵辦法鼓勵維修工、操作工對“字典”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實現了知識共享。“字典”正式上線運行后的3個月里,QC小組現場跟蹤記錄了ZB25包裝機故障維修時間,平均維修時間由56.3分鐘/次降低到23.8分鐘/次,包裝機凈有效作業率在3個月內提高了1.1%。
惟進取也,故日新。維修班組通過強化創新能力建設,以創新增效、創新降本為目的,最大限度地激發骨干成員的創新熱情和創新效率,堅持攻關方向與生產需求方向相結合、成果集成轉化和核心技術相結合,努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自2016年起,維修班組共實施技術創新11項,完成小改小革100多項。他們的QC項目連續8年獲得中國質量協會杯賽一等獎,QC小組連續10年獲得“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稱號,六西格瑪、精益項目連續5年獲得全國六西格瑪項目發表賽一等獎,近5年共取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0項,為廣西中煙技術攻關和人才儲備做出了貢獻。
搭建平臺 卓有成效
2018年,“人才工程”作為三大工程之一被寫入廣西中煙年度工作報告。維修班組是“人才工程”的積極踐行者:舉辦維修經驗技術論壇,提高員工專業水平;創新學習平臺,利用“微課堂”傳授工作經驗;開設班組小講堂,加強機電專業知識學習;開設維修現場“流動課堂”,提高員工現場應對能力;研究“會診”方案,解決技術頑疾……
在卷包車間維修班組49名員工中,有高級技師9人、技師23人,維修隊伍中技師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比率達到65%,處于行業領先水平。2015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社廳、總工會主辦的維修職業技能競賽中,該班組11名成員參賽,8名成員獲獎,其中,莊代魁、羅峰、廖海闊分別獲得ZJ17、GDX1、GDX2機型第一名。此外,該班組多名員工先后被授予“廣西五一勞動獎章”,榮獲“全國煙草技術能手”“廣西技術能手”“柳州市勞動模范”等稱號。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柳州卷煙廠維修班組不缺為幸福埋頭苦干的人,不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人,也不缺匠心獨具追求創新的人。他們用實際行動打好設備這塊鐵、走好發展這步棋、答好創新這道題,以實績爭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干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