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茄卷制大師劉萬春,“浩月長春”四大國手之一。
長城雪茄廠“春”派創始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在“浩月長春”四位大師中,劉萬春的年紀最小。
30出頭的她,已有十多年的制茄經驗。
并在中國雪茄界的C位,擁有一席之地。
成功的背后,是十數載制茄時光對卷制技藝和意志力的磨練與鍛造。
● “春派”創始人劉萬春
選擇:砥礪前行
大師這個名號,聽起來似乎很容易讓人和年齡大聯系在一起。
但這個想法放在劉萬春身上并不準確。
實際上,她是一名實實在在的85后青年。
初見劉萬春時,并不能想象她是已經在卷制一線工作了10多年的老員工。
歲月并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太多痕跡,看上去是個文靜、靦腆、羞澀的女孩。
10多年前,青春年少的劉萬春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最終選擇進入煙廠工作。
在雪茄卷制的培訓中,劉萬春認真聽課,認真做筆記,認真請教……
用她的話說:“以前在學校上課都沒那么認真過”。
盡管付出了百分之一千的努力,“零基礎”的她與專業出身的同事仍有很大的差距。
每天只能卷制10余支,成品率不足20%……這樣的卷制速度和成功率讓她焦急萬分。
“既然選擇,就不留后路,爭取做到最好。”劉萬春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將成功率提升上去。
● 工作中的劉萬春
鉆研卷制手法、記錄次品缺陷、復盤卷制過程、拆解次品重新卷制……
在老師傅的帶領與自己的努力下,
漸漸地,劉萬春的卷制數量提高到了30到40支,成品率也已過半。
在同期工中,甚至處于較好的水平。
“還遠遠不夠”。劉萬春對自己的要求很明確,單日百支,100%的成品率,不讓一個次品出現在自己手中。
最終結果不言而喻,定下的目標,劉萬春都做到了!
在不知不覺中,對雪茄卷制的熱愛也在她心中悄悄滋生。
態度:但求最好
漸漸的,劉萬春的卷制技術隨著時間的積淀而愈發成熟。
并且,她又給自己立了一個flag:成為最好的卷制師。
這一年,長城雪茄廠開始選拔第一批雪茄大師,名額只有三個。
劉萬春沒有絲毫猶豫就遞交了申請。
她想看看自己的水平是不是達到了最好的那個層次。
● 劉萬春在外展示雪茄卷制
這一次,劉萬春落選了。
但對于成功的人而言,失敗絕不是終點。
劉萬春總結經驗,重新回到手工班,繼續苦練技藝。
“距離真正的高手有差距,那我就來做到更好,追上他們。”劉萬春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她更為刻苦的鉆研技術、磨練水平。
吸取各方意見,在細微處著力提升質量。
好比從一片煙葉,到一支雪茄的成型,再到一支雪茄的出品,都需要經過反復的制作、檢查,成為卷制大師,同樣需要不斷地歷練、打磨。
● 劉萬春在外展示雪茄卷制
歲月從不吝嗇于刻苦之人,日復一日中,劉萬春將這些看似普通的事情做到了極致,讓卷制雪茄真正升華成令人瞠目的美的藝術。
2015年11月,行業內首次針對雪茄煙從業人員開展技能鑒定。
在這次的鑒定工作中,劉萬春同已是大師的劉長勇、李秋月,一道通過了手工雪茄煙卷制工(四級)試鑒定。
并且,從這一年開始,劉萬春卷制的雪茄在廠里年度質量評比中,穩居前三名。
追求:卓越品質
2017年,長城雪茄廠舉辦手工雪茄煙卷制技能競賽。
劉萬春在幾十名參賽人員中脫穎而出,獲得本次競賽的冠軍,用過硬的技術證明了自己。
在這些年外出展示雪茄卷制技術時,也收獲了眾多茄客的認可。
● 長城雪茄廠手工雪茄煙卷制技能競賽
2018年,劉萬春接到通知:她被評為第四位雪茄卷制大師。
這些肯定的聲音,敦促她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提升雪茄卷制工藝的工作中去。
2018年,劉萬春參與了5個與雪茄外形有關的專利設計。
并參與了大師工作室自創的幾個品牌的雪茄研發卷制工作,比如皇家羅布圖、小羅布圖等市場反饋口碑很好的品牌。
● 長城雪茄產品
作為“132”小組成員范國榮老先生嫡傳弟子,劉萬春在實踐中將傳統與現代工藝結合,不斷創新,開創了“春派”卷制手法。
她十分擅長平頭圓尾和魚雷等雪茄卷制,
精于細長型雪茄的巧妙把握,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長矛手”。
“其實人生很簡單,很小的事情,用生命去投入,就會有永恒的價值。
對我來說,能夠用自己的堅持和付出,讓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品嘗到那口雪茄的味道,就是永恒的價值!”
時間——萬事萬物都浸潤其中,無處不在,又不可觸摸。
有人用時間建設了堅不可摧的城墻,
有人用時間創造了惠及億萬的發明,
還有人用時間鑄就了流芳百世的英名,
而劉萬春,用時間制作出一支支醇甜綿潤的雪茄。
并且,在制茄的道路上,
一路向前,砥礪前行;但求最好,不論上下;唯精唯勤,終成大師。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