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市施甸縣木老元鄉哈寨村舊貌和新顏。藍天白云,碧水青波,裊裊炊煙,鐘靈俊秀。清晨,悠揚的山歌在山谷回繞,喚醒村民們開始一天的新生活。
日前,“青山為證 不勝不歸——聚焦云南中煙助力脫貧攻堅”大型全媒體采訪團記者走進木老元鄉哈寨村。走在寬廣的硬化路上,微風徐來。一眼望去,雕梁畫棟的閣樓極具民族特色,開闊的“中央廣場”上浮雕栩栩如生,村民三五成群悠閑漫步,儼然一副鄉村秀美畫卷。
誰能想到,這個“世外桃源”般的美麗村莊,在幾年前,還是一個讓人“聞之色變”的深度貧困村。
哈寨村,坐落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木老元鄉大山深處,是一個典型的布朗族村落(布朗族人口692人,占比全村總人口近70%)。
哈寨,在布朗族語言里,意為“好在”(云南方言,“舒服、安逸”)。然而,先天優越的自然生態條件卻始終無法讓哈寨村村民擺脫貧困,走向富裕。
“雨天一身泥,冬天滿桌灰”曾是哈寨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按遄永锏闹髀肥?0年代修成的,每到下雨時節,村民幾乎沒法出門。”哈寨村委會莊寨自然村第二村小組村民李虎告訴記者,道路不通,信息不暢,老一輩的哈寨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大山。
更有甚者,兩層簡陋的房子里,上面住人,下面“住”豬羊,院子里,道路上,到處都是動物糞便;沒有公共活動場所,“串門”成了村民唯一的“娛樂方式”,開群眾會或舉辦村民活動時,大家在“塵土飛揚”的空地上席地而坐。
攝于2017年哈寨村的貧困戶阿文龍家,現在已住進了兜底房。
“家家戶戶土坯房,人畜混居愁斷腸??缭角絹硖羲?#xff0c;好女莫嫁哈寨郎?!苯煌ㄩ]塞,居住簡陋,用水困難,發展滯后……能歌善舞的布朗族村民,只能用山歌表達他們深深地無奈。
轉機,源自2015年。這一年,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對口掛鉤幫扶施甸縣,投入幫扶資金6.17億元,實施布朗族整鄉推進整族幫扶項目。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的總體要求,云南中煙制定了“三年攻堅、兩年鞏固”的行動計劃,將幫扶項目精準安排在以木老元鄉、擺榔鄉為主的布朗族聚居區,實施安居工程、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生態環境保護、素質提高、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提升等七大工程,用心、用情、用力,哈寨村實現了舊貌換新顏的歷史性巨變。
哈寨村安置點新居
這個變化有多大?
“油燈變電燈,土房變閣樓,吃上自來水,用上水沖廁?!币欢雾樋诹?#xff0c;道出了哈寨村委會主任阿福友的喜悅。
在村民委的對面,云南中煙幫扶他們建成了一個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活動廣場。每年8月20日“神刀節”(布朗族傳統節日),臨近幾個村的布朗族人都會前來慶祝,廣場上人山人海,熱情的布朗族村民載歌載舞,以此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感激與向往;
哈寨村民族文化展室
在易地搬遷安置點,42歲的村民楊自勇在前年搬進新家。兩層高的小“洋樓”里,一家6口人其樂融融。楊自勇告訴記者,門前的路修通了,生活上的硬件、軟件都變好了,有事沒事到城里轉一轉,感覺和“城里人沒什么兩樣”;
在哈寨村山頂,幾百戶村民的數千只牲畜從家里“搬”到了養殖中心,在鄉黨委政府和云南中煙扶貧工作隊員的支持引導下,哈寨村養殖羊85戶4205只,養殖牛121戶413頭,養殖生豬105戶340頭,養殖蜜蜂24戶164窩,產業效益日見顯著;
……
更大的變化,在于思想之變。
“我們通過倡導八星評比,樹立群眾‘比學趕超’的榮譽感,激發群眾集體意識,形成相互監督,共同遵守村規民約的良好風尚?!卑⒏S颜f,現在,哈寨村實現了從“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的轉變,村民自強不息的自立精神得到增強。
扶貧扶“志”,扶貧扶“智”。云南中煙投入大量教育幫扶資金,幫助扶貧區域完成園區改(擴)建工程,并持續加大貧困戶學生補助力度。阿福友告訴記者,2015年以前,哈寨村一共出過3名大學生;云南中煙幫扶至今,大學生的數量增加到18名,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
政策幫扶、企業助力,哈寨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哈寨村的未來可期。
在村委會的圍墻上,記錄著哈寨村布朗族歷史變遷的14幅圖熠熠生輝,勤勞善良的布朗族人,曾經舉起“寶刀”抵御侵略、守護家園;現在他們再次拿起“寶刀”,大步向前、建設家園。
“今天是最美好的日子,野外草木翠綠,鮮花盛開多美麗……”夕陽西下,記者一行離開了哈寨村,在村口,悠揚的民歌再次響起,帶著笑聲、充滿喜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