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這組機器已經用了25年。我們今年自己給它做了個‘手術’,它馬上就能重新煥發活力了。”
深圳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卷接包車間機電維修班副班長丁赟指著車間里的14號GDX1包裝機組,自豪地對記者說。
丁赟口中的“手術”,是指對14號機組進行的中修。
由于運行年限長,14號機組核心部位傳動機構產生磨損,導致運行不穩定、噪音較大、故障率偏高。以前,深圳煙草工業公司在處理類似問題時,通常采取發往煙機廠家大修的形式。而這一次,整個維修工作全部由丁赟負責的卷接包車間維修團隊獨立完成。
“丁赟對GDX1包裝機組非常熟悉,是此次中修的技術骨干之一。”卷接包車間副主任劉敬珣說,“選擇自主中修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以老帶新的形式,提升車間維修工尤其是青年維修工的綜合能力,為推進精益設備管理工作打好基礎。”
在劉敬珣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一份《14號包裝機組中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將中修分成兩個階段:2月到4月為第一階段,對主機進行中修;7月到9月為第二階段,側重于對輔機的中修和整個包裝機組的調試。
“主機存在的問題較多,是本次中修的重點,因而優先對其進行維修。”生產管理部副部長鄒守俊說。
內襯紙折疊內外傳動、內襯紙輸送、3號輪內外部件……2月23日一早,小組成員們就按照分工,有條不紊地對各自負責的區域進行拆卸。
“中修開始前,我們列出了需要更換的零部件,并委托生產部購買。拆卸后的零件共有1萬多個,如不做好分類,裝機時就會手忙腳亂。為此,我們準備了9個貨架,用于分類擺放拆卸下來的零件。”丁赟帶著記者來到中修時使用的貨架旁。
貨架分為上下兩層,上面一層用來擺放新零件,下面一層則用于擺放需要清潔、再利用的舊零件。貨架旁還擺放著一些回收箱,用來回收無法使用的零件。
在貨架前的工作臺上,記者發現了很多標簽牌,其中一個標簽牌上寫著“TD-4”。
“‘T’代表CT條盒包裝機,‘D’代表鍍鉻,‘4’代表4號件。‘TD-4’指需要鍍鉻的CT條盒包裝機4號件。”丁赟解釋道,“我們給每個零件都添加了‘名片’,以便分類管理。”
主機零件拆卸、清潔和上漆共用時20天左右,隨后,維修小組迎來了最大考驗——裝機。
裝機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很高,一點小小的誤差就可能導致設備運行異常。維修小組中的幾名“80后”成員經驗不足,在裝機過程中感受到不小壓力。
有著5年工齡的維修電工魏浪城第一次參加如此大規模的設備維修。裝機開始時,他就遇到了麻煩。“平時掌握的理論知識無法很好地應用于實際操作當中,進度不理想。”他說。
面對困難,魏浪城沒有退縮。安裝速度慢,他就盡可能確保一次成功,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動手能力;遇到拿不準的地方,他會拿出自己在拆卸時拍的照片和記錄的數據進行比對,并向丁赟請教。
缺少專業工裝是維修小組在裝機中遇到的一大難點。
工裝所有權和使用權歸煙機生產廠家,用于煙機裝機時的標準化定位。由于采用自主維修方式,維修小組無法使用工裝,只能靠刻度盤等儀器對零部件進行調試和定位。
“有些零部件實在無法調試和定位,我們會委托生產部向煙機廠家發出訂單,購買用工裝定位好的成品。”卷接包車間設備管理員林鑫彬指著正在調試中的主機對記者說。
為加快裝機進度,維修小組加班加點工作。4月中旬,裝機環節按照計劃準時完成。在5月14日到15日進行的設備驗收中,經過維修后的主機有效作業率達到93.42%,各項指標均在合格范圍內,試生產產品質量穩定。
這次成功的實踐,讓維修團隊進行自主中修時的底氣更足,也讓團隊里的年輕人迅速成長。
“看到自己親手安裝的機器通過驗收,感到很自豪。這次中修不但強化了我的動手能力,更讓我對整臺機器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機械維修工李俊良的話很有代表性。
目前,第二階段的輔機中修工作進展順利,安裝工作已經全部完成,維修小組正在進行整機調試及試生產。
“此次自主中修不但節約資金約212萬元,而且很好地鍛煉了我們的維修團隊,有助于精益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鄒守俊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