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試點和倡議能否起到實效,在全社會控煙遭遇尷尬的背景下,校園控煙能夠成為一個突破口嗎?
校園控煙環境毫不樂觀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煙民3億,受到二手煙危害的有7.4億人,其中,青少年煙民的發展狀況尤為引人關注。在去年中國控煙協會對十一個省的三萬多名青少年的吸煙情況調查顯示,中學生嘗試吸煙率22.5,其中男性占33.2%,女性是11.2%。而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更是成為煙民幾率最高的階段。對此,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常務副會長許桂華認為,只有青少年遠離煙草,中國的控煙才有希望。而在青少年生活的校園里,控煙環境并不樂觀。
許桂華:第一個,學校有煙環境很嚴重,就去年中國控煙協會對800所高校對無煙環境進行暗訪評估,只有2%的學校達標。中學也一樣,還發現有學生說,老師讓學生去替他買煙。
第二個,學生得到煙制品非常容易,調查數據顯示,在北京學校的附近200米至少有一個可以買到煙的地方,另外煙草太廉價,學校附近的售煙,不但成盒還按支零售,這樣有的時候學生不用一毛錢就可以買到一支煙。
希望通過試點找到校園控煙突破口
正因于此,2月16日啟動的全國無煙示范學校試點項目分別選取了大學、職業中學、初中、高中、小學各六所。明年4月,試點學校如果通過評估,將獲得“無煙示范學校”稱號。許桂華表示,他們希望通過倡議、評估、試點的方式找到一個校園控煙的突破口。
許桂華:目標就是通過創建學校無煙環境,減少煙草煙霧對中小學生的危害;第二就是教育教職員工不要在校園吸煙,給孩子們做出表率;第三就是想讓學生了解煙草危害、遠離煙草,不要嘗試煙草、成為新煙民。
其實,早在此次試點項目啟動之前,中國的學校,尤其是知名高校已經開始在控煙上做文章。然而,控煙的努力,卻往往伴隨著雷聲大、雨點小的質疑。那么,這一次,學校控煙的努力能夠得償所愿嗎?
2011年12月,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相繼發出“無煙倡議書”。限制在包括教學樓、食堂、宿舍在內的場所吸煙的行為,而包括這兩所高校在內,中國很多高校也已經禁止在學校內售煙。這一系列舉動,贏得了一定的好評。中國人民大學在讀研究生張帆剛剛戒了煙,他認為,無煙校園氛圍的塑造,會對煙民產生影響。
張帆:抽煙要有一種氛圍。有很多人是怎么抽上的?一上大學,很多人出去玩、喝酒、K歌,在那種氛圍下,學會吸煙的,然后怎么又戒煙的?比如要追女朋友什么的,在外界的壓力下會戒煙。現在如果在校園里,大家都抵制抽煙,絕對有一部分人會戒煙的。
“禁煙令”缺乏強制監管措施
然而,想要控煙,談何容易,自2011年1月起,中國內地開始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場所完全禁止吸煙。一年多過去了,因為缺乏強制性的監管措施,尷尬多于成果。
而全社會控煙的致命傷,同樣危及著校園控煙的前景。北京大學在校生張沛告訴記者,就目前來說,校園控煙令難逃一紙空文的命運。
張沛:在北大校園里,吸煙的只是那一部分人,而且是占比較少的一部分,那么這一部分人也不需要非要在校園里買煙,主要的問題是在校園的公共場合、宿舍、走廊、樓道等這樣一些地方,如果有人吸煙的話,還是沒有人去監管。
這種尷尬,不僅僅屬于一所學校。中國控煙協會常務副會長許桂華告訴記者,2010年7月份教育部、衛生部曾經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控煙工作的意見》,但是由于缺乏配套和監管,一直難以起到實效。
許桂華:文件發了以后,執行過程需要督導、檢查的,需要有些硬性指標和規定的,只是一個文件,如果沒有一些配套的經費、督導檢查,可能效果都不會太好。
對此,許桂華建議,在缺乏強制條款的情況下,教育系統的自我規范和社會氛圍的進一步打造,或許可以幫助青少年控煙增加一些成功的砝碼。
許桂華:也希望學校把煙草危害的內容納入教育課,從小叫孩子們都了解煙草危害;第二,是不是下一步應該納入教育系統的精神文明考核內容,有強制性要求,學校領導都會高度重視這些;再一個,從社會來講,無論是家長、學校、公共場所,都應該做出榜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