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財新網》報道 哈爾濱《防止二手煙草煙霧危害條例》(下稱《條例》)將于5月31日生效。哈爾濱屆時將成為國內首個實行室內全面禁煙的城市。在對這項立法表示肯定的同時,煙草防控專家也指出,《條例》的實施還將面臨挑戰,實施前還需要做大量準備工作。
?
無煙草青少年運動作為一家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為《條例》制定做了大量工作,曾參與《條例》草案的研擬和修訂,并為控煙法規的媒體傳播提供培訓。無煙草青少年運動高級法律顧問于秀艷表示,《條例》對二手煙的定義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科學定義,《條例》沒有像國內其他一些城市的地方立法那樣,使用“銀行的營業區域”“政府的辦事大廳”等詞匯,直接使用“室內場所”字樣定義禁止吸煙的場所,實現了對包括辦公區域內的全部室內工作區域的禁煙,規定簡單明確,執法標準清晰,貫徹了“全面無煙”的精神,值得肯定。于秀艷指出,《條例》第七條明確規定“國家機關、企事業機關和社會團體”的室內場所禁煙,真正實現了100%的室內禁煙。
于秀艷認為,《條例》對“室內全面無煙”的規定開了全國先河,但是因為禁煙范圍廣,因此在執法上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尤其是對機關單位的執法,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同時,《條例》中只明確規定政府機關的控煙工作由機關事務管理局來負責,但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辦公區域內部控煙由什么機構主管,《條例》只籠統地說“由市、區政府指定單位規定”。于秀艷希望哈爾濱市能在《條例》實施前,明確對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控煙的管理和執法責任。
《條例》規定,在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不得設置吸煙區和吸煙室,但為旅館、餐廳提供了緩沖期。于秀艷認為,應在《條例》生效前確定這一緩沖期的時間,給相關經營業者和公眾明確的預期。她還說,《條例》在禁止性規定中不允許在室內吸煙或攜帶點燃的卷煙、雪茄、煙斗,但在罰則中卻只寫處罰“吸煙”行為,兩處的規定最好能夠統一表述。
清華大學公法研究中心主任余凌云建議,哈爾濱可以考慮采取技術手段實現室內“全面無煙”。他說,“能不能讓餐飲業、旅館業協會行動起來,設置煙霧感應器,一旦有人吸煙則發出報警提示音?”“校車事件”時,余凌云就曾提出不能單依靠交警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執法,而應該考慮給校車安裝酒駕感應器,限制超速的限速閥。“電梯超載的時候,它就不動”,校車超載的時候,也應該不能啟動。
于秀艷和余凌云都肯定了哈爾濱依靠社會力量參與控煙,實現政府和社會在控煙上有效協同的做法。但余凌云還希望哈爾濱能夠在進一步的立法過程中,明確社會組織的參與,讓社會組織更加有效地參與到控煙全過程。
衛生部婦社司健康教育處處長石琦表示,哈爾濱的《條例》立法對推動控煙將會有很大的作用,也能夠促進全國無煙環境的法律建設。目前全國對吸煙危害的知曉率還很低,加強對控煙知識的宣傳仍應該是一項重要工作。
石琦建議,各地方將控煙與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及政府核心工作相結合。控煙和慢性病防控息息相關,是衛生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公共衛生經費中健康教育的費用也應用于支持地方加強控煙知識的推廣。
石琦希望哈爾濱市衛生部門在《條例》實施過程中更好發揮服務、協調作用,通過綜合執法的手段,讓執法從一開始就能“落地”。只有通過做實《條例》的監督功能,才能夠發揮法規的作用,使室內不吸煙從一種被動行為通過法規的震懾轉化為市民的主動行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