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利潤不能不讓很多企業眼紅心跳。即便如此,在一些觀察人士看來,這個煙草業的利潤仍可能被低估了。其理由是,近20年來,煙草巨頭——中國煙草總公司基本上是以每年30%至40%的速度在增長,尤其是近幾年發展速度非常迅猛。據此估算,2011年利潤總額大概是在3000億到4000億,而不是1000個億,所以差了十萬八千里。
煙草巨頭賺的多還不算,關鍵是來的非常容易,因為煙草實行的是國家專賣,所以用暴利來形容也不為過。當然,這樣驚人的暴利,有人立刻想到他們交了多少稅。早期,對這一行業的征稅并不高,不過最近幾年不斷上調,目前已經達到50%之上。即使是到了50%,也還可以再加,因為目前其他很多國家對煙草的稅率已經達到70%到80%的水平。
其實,煙草巨頭獲得中國“稅收貢獻”冠軍也好,還是利潤排名國內主要產業第4位(中煙公司利潤僅次于工商銀行、中石油、建設銀行)也好,似乎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據2008年衛生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煙民數量3.5億人,占全世界吸煙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美國的人口總數。3.5億中國煙民的“力挺”,是煙草巨頭連年奪冠最有力的保證。
煙草巨頭在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稅收的同時,煙草巨頭也是賺得盆滿缽溢,其重要標志是,煙草行業職工的高收入早已成為神話,而與其他行業職工工資收入差距越來越大。這當然歸功于煙草巨頭的壟斷經營。想想看,一個擁有3.5億消費群體的行業卻不存在任何競爭,在絕對壟斷的大棒下,煙草行業想不賺錢都難。
中國在上個世紀就制定了“煙草專賣法”,實行煙草專賣制度,主要是為減少煙草危害,履行中國加入國際控制煙草公約。但煙草專賣制度作為中國比較典型的政企合一制度,國家煙草專賣局和中國煙草總公司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目前國家煙草專賣局在全國各地設立煙草專賣機構,既負責市場管理,也負責市場運營。
這種既當“監管者”又當“操盤手”的特殊經營管理體制,使煙草巨頭成了一個在國內具有絕對壟斷地位的“獨立王國”。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提要破除行業壟斷,但是,國資委一位官員對媒體表示,政府目前主要先從電信、石油石化、電力等行業壟斷企業開刀,暫時不會動到煙草和制鹽業。實際上,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將批發業已向外資全面開放,但唯獨保護了煙草和制鹽行業,這也進一步加劇了煙草巨頭的絕對壟斷地位。
而正因如此,中國的煙草行業也備受外界詬病。最新有消息稱,美國斯坦福大學人類學專家開展的一項名為“香煙地圖標示”的研究表明:2010年,全世界有450家生產香煙的工廠,其中中國有100家。中國生產的香煙占全世界香煙總產量的40%,生產的香煙90%以上都在國內消費,中國煙民每年消耗的香煙達2萬億支。
顯然,中國3.5億煙民每天要為煙草巨頭貢獻21億元“買煙錢”,每個煙民每年為煙草巨頭的利潤貢獻了336元,而后者每天凈賺3.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以300萬勢頭增長的準中國煙民,更預示著煙草巨頭“可持續奪冠”的光明未來。
因此,我們提出“3.5億中國煙民是煙草巨頭牟取暴利的工具”的觀點,一點也不為過。因為中國煙民正用瀟灑點煙頭的騰云駕霧方式實現著屬于他們的“貢獻精神”。然而,中國煙民點在煙頭上的“貢獻精神”,雖然令人目眩神迷,但卻終究是“燒”不長的。畢竟眾多煙民充當煙草巨頭賺錢的工具的代價也是很大的,不僅會損失自己健康以及所帶來醫療成本,同時,也增加了一定的社會負擔。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