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中華印刷包裝網》報道 禁煙口號和一些煙控方面的政策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但卻遲遲未生效果。2009年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已經對卷煙消費稅做出過調整,現在即使工信部官員也承認,煙草價格和所含稅費本來就在較高水平,但控煙的效果卻遠不如人意。如何減少煙民量,如何降低因吸煙而產生的疾病?引起了社會的關注。最近,煙草市場掀起了改裝潮。
?
以下為一則煙包替換的相關新聞:
中國煙草總公司下發通知稱,從4月1日起,我國境內生產和銷售的卷煙一律采用新的卷煙包裝標志。警語字號將加大,并且撤銷英文警語,警語字體與警語區背景色差要足夠明顯、醒目。記者從揚州市煙草專賣局了解到,上海卷煙廠已開始生產新包裝,未來會投放揚州市場。不過,在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內,揚州香煙市場上將會同時存在新老兩種包裝,直到舊包裝賣完,新包裝才會完全代替。
此消息一出社會各界表情平淡,似乎這樣的包裝整改只流于公益空想,與實際毫無瓜葛。
控了沒?
控了沒?在中國的文字里,有這樣一種幽默。前者問:“此事,控了嗎?”后者答:“控了。”前者問:“控制情況如何?”后者答:“沒用”。于是就成了“控了沒”這樣一種邏輯,即,控了,沒起作用就過了。
前不久,溫家寶總理就主動站在媒體的發言席前告知廣大人民百姓“不會允許房價繼續再漲,房價會回歸到一個合理的位置。”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著實改善了窮困者的仇富心理,加強了小老百姓自強不息奔小康的生活信心,可是在經歷了兩個月的穩中帶跌后,部分地區的房價又悄悄的在提了。消息面,國家有關部委出臺新措施,要求加大貫徹落實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政策措施的力度,主要措施有:對貸款購買商品房,首付款比例調整到30%及以上:暫停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加以控制,嚴格執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貸款利率不低于基準利率1.1倍的規定。調整住房交易環節的契稅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加快推進房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并逐步擴大到全國。從這一消息可以看出國家早已有了“房控”政策,而且頒布政策的時間已經不短了,可是在利益面前,國家的政策法規卻被鉆了空子,一時半會的調控成了半調子,停在路上,很難看出時效性。
同樣,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也提出了對銀行業監管方面的要求和方向,包括要深入推進國有控股大型金融機構改革,規范發展小型金融機構,健全服務小型微型企業和“三農”的體制機制。推動實施銀行業新監管標準。推進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深化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然這段改革需要多長時間仍然是個未知數。
近日,煙草又成熱門話題。控煙、煙草稅等等再次響起,與往常不同,這次的“煙改”在包裝設計上動了心思,原來“吸煙有害健康”提示語的字號被放的醒目,警示更加明顯。這種的字號放大能起到怎樣的作用呢?回想歷來控煙整改,無一例外的以失敗而終了。關于控煙,主管煙草產業和控煙事業的工信部官員都承認較為失敗。這不得不使我又與“控了沒”聯系到了一塊兒,時隔多年,再提煙控卻仍然是個噱頭。拿“漲稅增價”說事,讓想抽煙的人抽不起煙,并不能達到控煙的目的。據煙改評論者說,“這種稅收政策就如‘放血’療法,讓人心疼手里的銀子卻又割舍不下心頭嗜好,這種效果只怕不樂觀。因為抽煙是剛性需求,煙民對價格的敏感度遠不及煙癮的程度,如果受價格影響過大,他們也會降格求次。如果提高稅費只限于生產企業、商業公司與政府之間的利益調整,那么,這基本與控煙無關了。”
大標記、小視野
細賞煙包一般都能發現“吸煙有害健康”的字樣,可是這一句提醒并沒有降下煙民的煙癮,吸煙者起先可能對加上此句感到好奇,但隨著吸煙數增加,則把持不住即發的煙癮,根本就不理會這樣的警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單純的以為大字體大標識就能做到人人自律,恐怕只存于幻想。觀看路人甲(吸煙者)的抽煙動作,步驟為:買煙—撕開盒蓋—抽出煙—點上。這一過程完全忽略了煙盒本身而意只在煙上,那么在煙民迫不急待想要抽一口煙時怎么可能會留意警示語的字體是大了還是小了呢?即使過后回想起看看煙盒,卻已經抽完了一支煙。美國有句話:“一支煙的利潤只相當于抽完它后醫療費用的1/10”,可恰恰這個1/10的利潤能誘惑煙草生產。有人說,煙草算不上“暴利行業”,卻是不折不扣的“暴稅行業”,是財政“搖錢樹”。以上海煙草為例,是上海市2011年納稅狀元,遠非其他行業可比。可觀的經濟利益,已經成為控煙的最大阻力。公民對公共場合同時打出禁煙標識和設立吸煙區的爭議很大,如果禁是目的就不該存在人性化的專區,可實際上社會還是給了煙民通融。煙包方面更與宣傳形成落差,包裝煙的紙盒不是艷麗可愛、就是純凈自然,雖有“吸煙有害健康”的字樣,卻很難使人同危害聯想在一起。
在中國,“吸煙有害健康”的公益廣告不為少數,卻未能控制煙民的梯式遞進,究其由,與中化民俗文化脫不了干系,交際要煙、辦事要煙、婚喪要煙、精神萎靡也需要煙,需求不斷,煙業怎會淪喪?
美國煙民調查結果顯示,抽煙人數已較以往下降,而下降原因主要是因為從新設計了煙盒包裝。有煙控調查人士認為,一些觸目驚心的煙疾畫面更能喚起人們對吸煙的恐懼感。為此新加坡地區決定統一整改煙盒包裝,盡量不讓煙盒外表美觀,適當配合圖畫和提示語,把“圖惡文厲”用在了宣傳煙害上。這一舉措與中國的大字標識相比顯然更能為眾人接受。煙害,如果只停留在不提倡上,必然得不到整治。
真要煙控成功,必須放寬視野,大手筆改革。止于字體大小顯然收效甚微,摘錄一文已作煙改要訣。“突破地域和行業的利益壁壘,予以真誠、堅決地實行。在現有的專賣體制下,首先應該由衛生部門設立專門的控煙機構,并完善控煙的立法工作;其次應對產業規模、投資、產量指標等進行嚴格控制,鼓勵煙草行業轉產和多元化經營;第三應加強煙草替代品的研制工作,對其產品推廣給予政策性支持;最后是加強對青少年的宣傳教育,盡最大努力限制下一代煙民的出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