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jù)網(wǎng)絡編輯整理 近期,“卷煙技術入圍科技獎”一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4月10日,鐘南山、秦伯益等30位院士聯(lián)名投書媒體,反對“中式卷煙特征理論體系構建及應用”入圍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院士們大聲疾呼:有關部門要嚴肅面對公眾期待及國家形象,盡快給社會一個明確交代。(4月10日《中國科學報》)
?
煙草最早是由印第安人發(fā)現(xiàn),并于17世紀傳入我國的。當時人們主要吸食的還是旱煙、水煙和鼻煙等等。《南京條約》簽訂之后,英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在經(jīng)濟侵略的同時,把香煙也帶到了我國。雖然香煙內的化學物質主要還是干煙草,但是經(jīng)過化學處理之后又添加了很多其它成分。而香煙在點燃之后產生的煙霧當中會含有約4000種的化學物質,其中很多是有毒物質,引致異變物質及有數(shù)千種致癌物質。
而中國國產的香煙,尤其是烤煙因為含有更高的焦油等有害物質含量,口味更重,更能迎合煙民而市場日益繁榮,并藉此將“入侵”中國的其它外資品牌趕出了國內市場。
自“煙草院士”引起爭議之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煙草技術獲獎、研究煙草的當選院士,都不是第一次。據(jù)統(tǒng)計,近10年來,煙草方面的研究已7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而且這兩者之間有密切聯(lián)系,煙草系統(tǒng)推薦院士候選人和領軍人才,“獲得過國家級科技獎”是一個硬指標。
“煙草獎”的支持者認為,煙草是一個合法的行業(yè),并且創(chuàng)造了驕人的業(yè)績,貢獻了巨額利稅,煙草企業(yè)開展科學研究,提高技術和工藝,也是光明正大的事。國家的科技獎項,不應把正常的科學研究排斥在外。但是,從院士們的呼吁和公眾反應看,卷煙技術入圍科技獎,越來越不得人心。隨著煙草的危害越來越為人所知,控煙已經(jīng)成為世界性共識,這種情況下出現(xiàn)的“煙草獎”和“煙草院士”,與這一潮流背道而馳。
煙草對個人健康和公共衛(wèi)生的危害,已經(jīng)無需論證。世界性控煙運動的核心議題,已經(jīng)變成如何盡可能控制煙草危害,逐步減少煙草消費。但在幾乎所有國家,煙草都是合法的產業(yè),吸煙也屬于個人自由,這表明控煙主要不是通過強制手段,而是通過公共政策的調整,進行引導和規(guī)范。戒煙是個人的事,但控煙主要是政府和公共部門的事。控煙是否得力,主要看針對煙草行業(yè)的公共政策和措施,是否站在減少煙害這一邊。
遺憾的是,一些被證實最有效的控煙措施,并沒有得到切實推行。控煙領域有一個著名的“尖叫理論”,意思是說,煙草行業(yè)抵觸最強烈的措施,往往是控煙最有效的。根據(jù)研究,這樣的措施排在前幾位的,是大幅提高煙草稅、加大煙盒警示標志、擴大公共場合禁煙范圍,此外,還有禁止煙草企業(yè)做廣告,包括參與公益慈善事業(yè)等。很顯然,這些手段目前實施得并不理想,而是遭遇煙草利益集團的頑固抵制,打擦邊球現(xiàn)象非常普遍。變相的煙草廣告隨處可見,公共場所禁煙令遭遇執(zhí)行難,煙盒的警示性文字越來越小。一些煙草產品,還公開宣傳所謂低焦油含量、低害等概念,試圖弱化煙草的危害。“煙草院士”賴以成名的降焦減害技術,以及此次入圍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中式卷煙理論”,都屬于這一類東西。
煙草企業(yè)極力宣揚減害技術,首先說明即便是煙草行業(yè)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煙草有害的事實,所以要通過技術手段盡量降低損害。然而,目前這些所謂的減害技術,都無法證明確實有效,反而有權威研究證明,采用“降焦減害”等技術的香煙,還可能導致吸煙者一次吸食更多的香煙,甚至誘使原本不吸煙的人也加入到煙民隊伍。無法證明有效,甚至有害的研究,怎能入選科技進步獎?
無論是作為最高學術職位的院士,還是國家科技進步獎,都是國家授予的榮譽和獎勵,不僅要堅持科學和學術標準,還有重要的導向意義。《國家科學技術進步法》也明確規(guī)定,研究內容不得損害國家利益,不得危害社會安全和人民健康。早在2003年,我國已簽署加入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國際煙草框架公約,控煙成為國家的莊嚴承諾。如果控煙進展緩慢,控煙目標無法實現(xiàn),確實會對國家形象造成影響。
當然,煙草作為一個龐大的產業(yè),并非不需要科研;從事煙草相關研究的,也不是不能當院士。但國家鼓勵的方向,應該是如何控制煙草危害,減少煙草消費,而不是怎樣幫助煙廠開拓市場。即我們需要的不是“煙草院士”,而是“控煙院士”。假如有人能發(fā)明出可以讓人輕松戒煙的技術,有助解決控煙這個世界性難題,別說評個科技進步獎,給個諾貝爾獎都不為過。
很顯然,作為利益共同體的專賣機構和煙草企業(yè),是不太可能培養(yǎng)出控煙專家的,煙草企業(yè)投資搞科研,研究怎樣減少煙草消費,無異于自斷財路。所以,真正的控煙專家,更可能在獨立于煙草利益之外的公共衛(wèi)生和醫(yī)學專家中產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