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中青網報道 5月27日,來自北京協和醫學院護理學院、禮文中學及朝陽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100多名志愿者在南鑼鼓巷、奧體中心、天壇公園、三里屯、王府井步行街等人流密集的公園及商業區,身著印有“被吸煙、我不干”字樣的T恤衫,向過往市民和中外游客發放二手煙危害的宣傳材料。(5月27日,《新京報》)
?
每當5月31日臨近,媒體和醫療機構便將“吸煙”提上議程,然而此項議程設置這么多年,政府控煙每況愈下,越來越多的民眾卷入香煙的陷阱無法自拔,吸煙者和被動吸入“二手煙”者日益增多。
雖然每年提倡“控煙”,但控煙的效果很糟糕。類似的提倡活動也逐漸常規化,甚至有“走過場”的嫌疑,每年關于“吸煙”的報道都極其類似,根本吸引不了療救的注意,反而因宣傳戒煙而更增“吸煙”的誘惑力。
民眾多不愿意吸食“二手煙”,但在擁有3億多煙民的國度里,想不吸入“二手煙”機會是不可能的。試想,每4個人中,就有1個抽煙,不抽煙的人能躲到哪里去?哪怕民眾不想吸入“二手煙”,也只能被迫吸入,“被吸煙,我不干”只能成為可悲的口號,喊完后,很多人還是選擇被吸煙,因為吸煙者的數量過于龐大,已超越了民眾可以阻止的能力,況且很多人仍然選擇忍受。
事實已經證明,要徹底消除“二手煙”的危害,只能采取嚴厲的措施控煙。“二手煙”的危害并不是危言聳聽。根據美國衛生總署預測,長期與吸煙者一起生活的非吸煙者患肺癌幾率比正常人要高20%至30%。在中國,每年有5.4億人暴露在“二手煙”的環境中,在每年超過100萬煙害疾病導致死亡的人群中,10萬人死于與吸入“二手煙”有關的疾病。
然而,這樣的數據有多少人知曉。在無數的慫恿者和示范者的影響下,煙民日益增多,并且吸煙危害的延遲性,使更多的民眾無法真正認知其危害。隨著煙民增多,“二手煙”的危害也必然水漲船高。但是,醫療機構和監管部門仍然固執地認為采取隔離煙民或者通風過濾等措施可以消除“二手煙”危害。
現實情況卻是,通風和空氣過濾系統并不能徹底消除“二手煙”的危害,減少接觸“二手煙”的唯一有效方法是100%無煙環境。無煙政策被證明可以減少煙草總體消費、鼓勵吸煙者戒煙,同時保護非煙民的健康不受損害。但是,徹底的控煙政策很難被執行。如果不能嚴厲控煙,吸入“二手煙”便是必然。
提倡公共場所建立吸煙區就是在破壞控煙的效果,吸煙區非吸煙區的劃分既是妥協也是無效的,公共場所禁煙必須是完全的、徹底的。要還非煙民的健康環境,降低“吸煙”消耗的社會成本,就必須嚴格控煙。只有先在公共場所等區域控煙,才能引導民眾少吸煙,逐漸降低煙民的數量。
要做到嚴厲控煙,公共場所禁煙只是初步措施。要徹底消除“二手煙”的危害,就要對煙草銷售的各個渠道進行控制。而要做到這些,只有監管部門狠下決心,采取積極果斷的措施。否則,避免“二手煙”危害的唯一有效方式,就只有全民“吸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