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搜狐網報道 中國的控煙歷程不能算短,自20世紀80年代初,很多醫學泰斗就已經開始為控煙奔走呼吁。20世紀90年代,中國控煙協會成立,在控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先后推動全國154個地級市出臺了公共場所地方性控煙法規;組織專家制定了無煙醫院、無煙學校標準與評估標準;成功促使民政部取消6家煙草企業“中華慈善獎”等稱號。
?
近年來,控煙組織不斷增多,隊伍不斷壯大,從最初的醫學界擴大到了法學界、經濟學界等諸多領域,媒體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控煙宣傳中來,公眾的控煙意識不斷加強。
但自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我國正式生效的6年來,盡管民間組織的呼聲不斷高漲,有關部門的落實卻一直不到位,煙草產銷量不降反升,10年間煙草產量增加了41.15%。究其原因,是國家履約領導小組工作失職,特別是作為履約小組組長的工信部,由于它同時是煙草專賣局的上級主管部門,同時負責煙草發展與控煙,因此對控煙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認真控煙、履行公約,不僅是政府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更是確保人民健康的重要職責。筆者希望,8部委控煙履約領導小組盡快行動起來,認真履行職責,使我國控煙履約能夠有突破性的進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