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jù)人民網(wǎng)編輯整理 編者按:每人抽煙的習慣不同,對于“文字材料是靠煙熏出來的”這一說法,不免有很多人會表示贊同。這或許不是一種被動的意識,不是一種錯誤的認知,而可以說是一種習慣性思維——“習慣成自然”。下意識里,就接受了“抽煙能帶來靈感”類似的想法。其實,這不無道理。當一個人伏案工作,對要寫的文章沒有頭緒的時候,往往是一支煙,使人茅塞頓開。所以,也大可不必拿抽煙寫稿的人來說事兒,更不需要將“抽煙寫稿”定義為一種錯誤認知。
社會關(guān)系學(xué)方面報道的吸煙益處有著廣泛的影響力,給戒煙帶來很大阻力。戒煙健康教育除應(yīng)全面科學(xué)宣傳吸煙危害外,還應(yīng)把認為吸煙有益的錯誤認知的道理闡述清楚,并大力宣傳。
在一次針對公務(wù)員進行的健康教育講座中,筆者對流行的文字材料靠抽煙熏出來的認識進行分析講解,糾正了聽講者多年的錯誤認識,增強了戒煙的動力。撰寫大量文字材料是公務(wù)員的一項重要職責,此工作是艱辛的腦力勞動。腦力勞動有其規(guī)律,寫到一定時間,必然出現(xiàn)大腦反應(yīng)遲鈍、思維閉塞、思路僵化,進而材料寫不下去的現(xiàn)象。這時,一般人都要抽支煙,暫停一會兒,實際上是為了讓大腦休息;休息后的大腦又活躍起來,繼續(xù)未完成的寫作。這一過程不斷重復(fù),直至任務(wù)完成。這一過程是寫作——思維閉塞——吸煙——思維活躍——再寫作的通路。人們把思維活躍歸功于吸煙,而不是大腦的休息,把最后形成文字稿件歸功于吸煙,進而強化了文字材料是煙熏出來的錯誤結(jié)論。
把完成工作任務(wù)的愉悅與吸煙聯(lián)系,增強吸煙快感的體驗,弱化吸煙的損傷。長期持續(xù)這一習慣可產(chǎn)生煙草依賴,又會帶來更大的危害。
筆者把大作家、大文豪等腦力勞動者大腦疲乏時通過賞花、觀賞魚鳥得以休息進而激活思路與這些認為靠吸煙激活思路作比較,通過對比,使持有文字材料靠抽煙熏出來觀點的人有了正確認識。在此認識的基礎(chǔ)上,加之公務(wù)員已對吸煙危害健康知識有所了解,堅定了他們戒煙的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戒煙效果。
“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這一俗語對戒煙宣傳有很大阻礙。針對戒煙宣傳,我們不僅要把吸煙危害健康的道理講深講透,還要把“飯后吸煙,禍害無邊”的道理講清。“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是典型錯誤認知的俗語,它形成于體力勞動者中間。過去體力勞動者在飯后很快就投入勞動,這種習慣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嚴重影響健康。人們認識到這一習慣的不利時,就要求飯后短暫休息。
人們把飯后短暫休息對健康的益處不假思索地歸于飯后一支煙上。在作出正確分析,認識了“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的錯誤所在后,人們用其他(如聽音樂、閉目靜養(yǎng)、看輕松的電視節(jié)目等)更有益于健康的休閑方式替代飯后吸煙,可以同樣達到飯后短暫休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