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新浪網編輯整理 一旦中國政府專心一意就可以成就非凡。例如近年來主辦奧運和世博都有卓越的表現。然而,中國有3億多煙民,每年因煙害致命的人數高達100萬人,十分引人注目。中國控煙并非力不能及。
中國于2006簽署了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全球控制煙害框架公約。到了5年后的2011年1月,是承諾履約達標的時刻了,中國的成績卻并不理想。
沒有全國立法嚴禁公共場所吸煙。吸煙被視為“不良習慣”,而非“慢性成癮疾病”。圖像警示不在煙盒上出現。非法和隱形的煙草推廣和宣傳處處可見。用提高煙稅壓縮煙草銷售量的必要措施一直擱淺。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總結披露,中國在履行世衛組織控煙五項指標的平均得分是100分里的37分。
世界上控煙成績優越的國家都有三個共同點:一是公共衛生和醫務人員率先提高控煙意識,推動控煙行動;二是非吸煙者改變以往“沉默大多數”的身份,而大聲疾呼,維護自己不受二手煙害的權利;最后是國家政府響應出面,制訂控煙立法,付諸實施。
當前的情況是,中國男性醫生約有半數人在吸煙,這令人沮喪。可是,也有一線曙光欣然出現。
2011年11月,鄭州煙草研究院副院長謝劍平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其成就是開發低焦油香煙等。這立即引發了公眾的反彈,有百位院士致函工程院,要求重新審議其入選資格。
今年4月國家煙草專賣局申請2012年度科技獎,在衛生界和公眾的一致反對下,該局以“退評”收場。
不久前,中國綠化基金會以2012年度“國家綠化貢獻獎”頒贈給中國煙草總公司,因其捐出巨款,對“中國環保做出重大貢獻”。此舉受到反煙人士嚴重批評。
以上的發展都說明中國民間各界對防制煙害的意識已經提高,行動已經加強。
然而,身負保護人民健康和福利重任的政府在控煙工作上要承擔最后的責任。除了政府要完成前述的全球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各項指標外,中國推動控煙也要增加以下的助力。
首先是,國務院可以成立一個控煙工作指導小組,制定政策,監督實施。因為控煙是一個重要復雜的工作任務,設立最高層的領導機制可以發揮“登高一呼,群山響應”的作用。
國家煙草專賣局和中國煙草總公司的功能和結構要徹底分開,以防止當前“執法”和“生產”混為一體的弊病,重視香煙贏利,忽略民生健康。
中國應當推行“無煙家庭”活動。政府也可以發行“控煙彩券”。將其部分收入用于控煙活動。
中國的醫學院和護士學校要開設戒煙課程,將戒煙之道傳授給學生。公立學校也要向學生講述控煙。
在中國筆者已義務從事20多年的控煙工作。筆者深信在中國推動控煙是一樁重要、迫切和可行的任務。煙害蔓延,中國決不可繼續止步不前了。(作者是控煙活動家,現任中央電視臺英語國際頻道時事評論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