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加入世衛組織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并且承諾2011年在室內公共場所和室內工作場所實現100%禁煙,但從實際進展來看,承諾全然落空。雖然部分地方頒發了控煙條例,卻沒有全國性法律,執行力度亦非常欠缺,基本上停留在紙面上,鮮有開出罰單的。因此,在立法方面急需加快步伐,出臺全國性禁煙法律,統一處罰規定,讓控煙在全國范圍內得以執行,以實現吸煙率降低3%以上的目標。
為擺脫“中國式控煙”的尷尬局面,需要改變裁判與運動員集于一身的現狀。讓控煙政策也可順利執行下去。
另一方面,需要參考國際控煙經驗,按照《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實施準則中使用圖形方式健康警示并至少占煙盒正面及背面面積的50%的要求,改變目前煙盒過度美化的情況。強制推行帶有黑肺、潰爛肢體等煙草危害警示圖形,以及醒目警語為主的恐怖煙盒,將煙草從禮品變成毒品,通過嚇阻消費者、打壓購買欲望,以改變公眾對煙草的印象。
報告顯示,我國卷煙產量和消費量占全球40%,目前已有3億吸煙人口,另有7.4億不吸煙者遭受二手煙危害,每年因吸煙相關疾病死亡人數超過百萬。同時,在經濟方面,雖然煙草利稅高達數千億元,但在財政收入中的占比越來越小,不再是財稅收入的主要貢獻者。而歸因于煙草的疾病經濟負擔則逐年遞增,且已超過煙草利稅數額。綜合來看,煙草經濟實際上已成為負效應,拖累國民經濟的發展,嚴重危害國民身體健康。
控煙是在與欲望做斗爭,不僅是人性的欲望,還有利益欲望,注定將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衛生部長陳竺亦曾表示,控煙“需要繼續完善立法,需要摒棄畸形的煙草文化,但最為關鍵的是能像抵制煙癮那樣,抵制黑色GDP的誘惑。”而控煙規劃能否實現既定目標,能否打破“中國式控煙”的僵局,確實需要盡快做出抉擇,切除利益糾葛,腳踏實地干事,別再玩花架子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