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人民網編輯整理 拖延14個月未果的“煙草院士”一事,終于激怒科學界。15日,在中國"減害降焦",科學還是騙局”研討會上,謝劍平賴以獲得院士提名的“降焦減害”研究成果,被多名工程院院士、專家,直斥為“偽科學”和煙草業騙局。(1月16日新京報)
?
“煙草”注定是個引人關注和爭議的焦點話題,以至于“控煙專家”謝劍平當選工程院士一年多來,在社會上爭議不斷,學術界的質疑聲更是不絕于耳。此前,在幾位重量級質疑者中,尤以國家控煙辦主任楊功煥反應最強烈,言辭也最激烈,直指謝劍平是“殺人院士”,他的當選“是科學界的恥辱”。這次,更有近百位院士、專家向謝劍平展開了“圍攻”之勢,堪稱是一次集體“彈劾”。
首先必須承認,質疑謝劍平當選工程院士,其本身并不無妥。問題是,院士和專家們不能失去理性,超出學術爭鳴的范疇,更不能帶有明顯的學術歧視,甚至動輒就上綱上線。特別是,我們可以質疑謝劍平,以及其“減害降焦”研究成果,但不能反對“控煙專家”可以當選院士,更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否則,就是一種行業歧視,甚至是一種學術暴力。
其次,稱謝劍平是“煙草院士”,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學術暴力。眾所周知,謝劍平長期致力于“煙草減害降焦”研究,目的是為了減少煙草對人體的危害,其控煙的作用和意義不容小視。可見,謝劍平從事的學術研究,也是一項控煙工作,其因此當選為工程院士,也應該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控煙院士”,而不是所謂的“煙草院士”。相反,一些官員身處國家控煙行政部門,以“控煙官員”、“控煙專家”的名號標榜自己,卻在控煙上毫無作為。自己控煙不力,又見不得別人在控煙上有所建樹,這是典型的妒賢嫉能行為。
再來,質疑“控煙專家”當選院士,是一種霸道的行業歧視。既然煙草未被國家列為禁品,既然煙草仍然是國家和地方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之一,既然從事“煙草減害降焦”學術研究作用巨大、意義深遠,院士評選就不能排斥煙草行業,就不能拒絕“控煙專家”。如果說煙草“殺人”就將煙草行業和“控煙專家”拒之門外,那么,我國從事原子彈等核武器研究的科學泰斗們,是不是也該從院士隊伍中清理出去呢?更何況,我國之前就有“控煙專家”當選院士的先例——鄭州煙草研究院名譽院長、93歲的朱尊權,是此前我國煙草行業唯一一位院士,也是謝劍平的導師。
因此,我們可以質疑謝劍平,質疑其參選程序是否合理,甚至可以質疑其“煙草減害降焦”研究成果,是否與工程院士的地位和榮譽相匹配,但不可質疑“控煙專家”當選院士。否則,就是學術界對煙草行業的一種歧視,更是一種學術暴力,顯然不利用控煙工作,更會影響學術的公平和科學的進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