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現有超過2億高血壓患者、1.2億肥胖患者、9700萬糖尿病患者、3300萬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其中65%以上為18-59歲的勞動力人口。慢性病相關危險因素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有3億人吸煙,80%的家庭人均食鹽和食用油攝入量超標,18歲以上成人經常參加身體鍛煉的比例不到12%。
日前,衛生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15個部委局聯合印發了《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這是我國第一個慢性病國家級綜合防治規劃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
專家稱,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負擔占我國總疾病負擔的70%,是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時有效控制,將帶來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如不采取強有力措施,未來20年,中國40歲以上人群中主要慢性病患者人數將增長一到兩倍,慢性病導致的負擔將增長80%以上。
衛生部指出,慢性病發生和流行與經濟社會、生態環境、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伴隨工業化、城鎮化、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慢性病發病人數快速上升,現有確診患者2.6億人,是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慢性病病程長、流行廣、費用貴、致殘致死率高。
以心腦血管病、癌癥、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為代表的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2008年全球有5700萬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數的63%,預計2030年將上升為75%,全球約四分之一的慢性病相關死亡發生于60歲以下的勞動力人群。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