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附屬第二醫院門診部主任、濱江分院藥劑科主任徐翔醫生,專門調查了浙江省24家中小學9925名學生,發現有16.6%的學生曾經嘗試過吸煙,56.2%的學生曾嘗試過飲酒。而未成年人對于煙酒比成人更敏感,所獲得的精神愉悅也遠勝于成人,因此更容易上癮。
受訪者中
逾半數學生嘗試過煙酒
“小學生喝酒,在許多家長看來只是偶爾為之,不太當回事。其實和成人相比,小學生和中學生,對于煙酒的感受比成人敏感,吸煙喝酒帶來的精神愉悅也要遠勝于成人。在這種愉悅的刺激下,他們會反復嘗試,容易上癮。”徐翔說。為此,他帶領團隊,對浙江省24家中小學,進行了問卷調查。這一課題剛剛于今年上半年,獲得了中華醫學科技獎的科普獎。
調查針對浙江省5個地區12家中學以及12家小學9925名學生展開,主要通過問卷的方式,在老師回避的情況下,讓學生填寫答案。
調查表明,有16.6%的學生曾經嘗試過吸煙,56.2%的學生曾嘗試過飲酒,男生吸煙、飲酒的情況明顯高于女生。
在嘗試吸煙飲酒的原因上,因為好奇而嘗試煙酒成為首位原因,達到了23.4%,其次10.2%的人在同學聚會上嘗試了飲酒,2%的人為了解除煩惱嘗試了抽煙。
五大因素影響孩子的選擇
通過調查,徐翔發現,五大因素影響孩子的選擇,即家庭因素、教育方式、學生成績以及上網時間。徐主任以高中生為例介紹了這些因素和吸煙的關系。
在家庭因素上,發現父母雙方關系融洽的孩子,僅22%曾嘗試過吸煙;父母關系不好的孩子,40.8%會嘗試吸煙;親子關系好的家庭,僅17.3%的孩子吸過煙;親子關系不好的家庭,有53.8%的孩子吸煙。
在教育方式上,父母教育方式科學的家庭,嘗試吸煙的孩子僅18%;父母教育方式粗暴的,38%的孩子嘗試吸煙。
在學習成績上,成績名列前10的孩子有21.6%嘗試過吸煙;成績名列班級30名后的,28.6%的孩子嘗試吸煙。
睡眠情況差的孩子,有83.3%的孩子嘗試吸煙;睡眠好的孩子,僅21.6%的孩子嘗試吸煙。
每周上網時間小于半小時的孩子,18.4%的孩子嘗試吸煙,每周上網時間達到4小時以上的孩子,44.1%嘗試吸煙。
“家庭因素、教育方式、學習成績和睡眠情況都會影響孩子的心情,成為他們嘗試新奇事物的因素。而上網特別是到網吧上網,不但有吸煙的環境,而且還會因為無聊,嘗試吸煙。”徐翔說,除了以上這些因素,地域文化也有很大關系。
在受調查的五個地區,受酒文化影響最深的紹興地區,吸煙喝酒的比例最高。
遠離煙酒
需社會各方共同努力
對此,徐翔一直在嘗試各種干預措施,其中一項措施就是寫科普書籍,主要針對青少年,勸解他們遠離煙酒和毒品,目前已經完成初稿,正在籌劃印刷。
“科普書籍能在潛影默化中,讓孩子們對煙酒的危害有清醒的認識,慢慢接受正確的理念。”徐主任說。
“要勸導孩子們遠離煙酒,需要各方面的努力。特別是家長,要看管好家里的煙酒。在節假日里,也要注意控制孩子不要碰煙酒。”徐主任說,此外社會各方也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環境,不要讓尚未成年前的他們接觸到這些東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