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中醫院呼吸科,周賢梅曾經收到過一名60歲的“老煙槍”,幾乎每天都要抽上兩包煙,煙齡三十余年之久。“患者因為咳嗽到醫院來進行檢查,結果一查就是肺癌。”周賢梅說。而另一名年輕的肺癌患者年僅27歲。該患者連續干咳一個月,到江蘇省中醫院呼吸科檢查后發現其右上肺有一腫塊。醫生考慮可能是肺部腫瘤,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遂為其做了支氣管鏡檢查,結果被診斷為小細胞肺癌,而且已經晚期,癌細胞已轉移到大腦和骨頭。雖經過多方治療,最終未能挽回病人年輕的生命。“由于肺癌早期多無臨床癥狀,發現時多為晚期,許多年輕人因此喪失了最佳求診時機,”周賢梅十分惋惜地說。
周賢梅解釋,PM2.5只相當于頭發1/20粗細,吸入肺中會沉淀到肺泡,不僅會損傷肺泡的上皮細胞,而且很難清除。同時PM2.5吸附了很多有害氣體、重金屬和致癌物,這些有毒物質會隨著PM2.5在肺泡中沉積,直接產生毒害作用,長期暴露在PM2.5中,肺癌的發生率也會增加。
“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據表明,PM2.5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其實相比之下,二手煙對于肺癌的危害更為厲害。”專家告訴記者,在肺癌患者中,70%-80%都和吸煙有關,香煙煙霧通過空調通風管道、門的縫隙等途徑擴散,會粘在被子和窗簾上,成為二手煙甚至三手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