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煙令讓她無奈,只得回家
韋女士的老公是金領階層,家里不差錢。可她不愿宅在家里,就應聘到某國際貿易公司,主動要求到新街口某大型商場做促銷員。韋女士能言善辯,溝通能力極強,很快就成為柜臺的促銷狀元。并且她主動要求不繳保險,領導對她非常滿意。
韋女士愛吸煙,煙癮特別大,一個月能吸四條。可她所在崗位卻不允許上班時間抽煙。剛開始一兩年,韋女士一忍再忍,實在忍不住就悄悄跑到商場外面,過把癮趕緊回來。可今年商場提檔升級,引進西方管理模式,任何人違紀都要被查處。這下韋女士慘了。她不想放棄工作,面對形形色色的顧客,每做成一筆生意,她都有一份成就感。可煙,也是她快樂的一部分。于是她改變方式,偷偷跑到女廁所去吸煙。可沒幾天,女廁所烏煙瘴氣不說,女同事怒而罵街,她聽了也不爽。
韋女士又到消防通道里抽煙。結果讓顧客發現,直接向值班經理投訴,說如此高檔商場,還有女員工在公共場合吸煙,有損形象。于是商場又在員工守則里加上一條,禁止在過道里吸煙,然后專門交給韋女士過目。
她氣得夠嗆,也沒辦法。她只好盡量戒煙,忍不住就吃點零食。而這也是被禁止的,她只能偷偷蹲在柜臺底下嗑瓜子。結果,一不小心就被值班經理給逮個正著。
通報批評、扣獎金,韋女士都認了。從此,她成了商場的“名人”,每天的值班經理都會特別“關照”她,沒事就在她身邊轉悠。韋女士也真是毅力不足,一個月吃了四張罰單。
萬般無奈,她只好辭職回家,在自己的領地里自由自在地吞云吐霧。
告狀和戒煙,哪個更難?
回家后,韋女士越想越恨商場值班經理。可她是公司的促銷員,工資待遇都由公司發放,商場只是提供場地。她有心報復,又無從下手,想了幾天,她有了個主意。因她自己書面承諾放棄,公司未替她繳納保險。而商場有規定,促銷員必須簽訂勞動合同,繳納保險,否則不許上崗。于是,韋女士決定提起勞動仲裁,要求對公司進行處罰,同時商場把關不嚴,也有連帶責任。并且,她希望向商場追討全部責任。
公司領導幾欲崩潰,帶著她來到新街口商圈調委會“評理”。公司出具了韋女士本人要求放棄繳納保險的書面承諾書,調解律師表示,該承諾違反勞動法規,屬無效協議。只要沒繳納保險,相關部門就應該對其進行處罰,要求補齊保險。而單位也有可能因此上黑名單,成為重點關注對象。
這不是韋女士的目的。她說她就是想報復商場,不想傷到公司。這可把公司領導急壞了,因為此事跟商場沒有半點關系,所謂連帶責任根本就不存在。真要鬧大了,還可能影響將來公司跟商場的合作!
問了半天,都沒找到“對付”商場的辦法,韋女士決定暫時不告了。而公司領導還期待著韋女士以后能把煙戒掉,重返崗位。韋女士覺得,這個,比告倒商場還難。
新聞延伸
煙癮有多可怕?
犯了煙癮很難受,這個煙民都有體會。可對于不吸煙的人來說,這是無法想象的奇怪現象。那么,像文中韋女士這樣的成癮,又是怎么回事?記者就此采訪了二級心理咨詢師林君。她指出,從生物成分上來說,煙癮是尼古丁的成癮。隨著吸煙的持續,腦內尼古丁受體敏感閾值會不斷升高,吸煙者如果想達到和以前同樣的舒適感,就需要從更多的煙草中吸入更多的尼古丁。如此循環下去,越吸越多,就會導致煙癮越來越大。一旦成癮,人就會不斷需要吸煙,以便維持大腦內尼古丁的穩定水平。否則就會感到煩躁、不適、惡心、頭痛,無力,并非常渴望補充尼古丁,這就是所謂的犯煙癮。
從心理上來講,所有的成癮癥狀,都是心癮,屬于依賴癥。簡單說,是需要通過吸煙或其他行為(包括上網、賭博、飲酒等等)來尋求慰藉與滿足感。離開了這些外在條件,人就不安。所以,戒煙之難,首要在于戒心癮。若心理準備不足強行戒煙,對調適期沒有準備,戒煙很難,且再次吸上了,煙癮會更大。并且,像韋女士這樣以吃瓜子代替吸煙,也是戒煙者的常用方式,確實可以緩解“心理饑餓”感。
林君指出,韋女士若真考慮戒煙,可以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或借助一些減除尼古丁依賴的產品,循序漸進地戒,同時也可發展一些其他的興趣愛好來充實自己。如此,生物轉移加上心理轉移,戒煙而樂趣不減,相對會容易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