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半島網編輯整理 青島市首部關于控煙的法規將于明年出臺。10月31日記者獲悉,相關部門已經提交了《青島市控制吸煙條例》修改稿,爭取明年提交青島市人大進行審議、立法,如果審議通過,也將成為山東省首部控煙法規。
10月31日,青島市控煙立法項目啟動暨控煙能力培訓會舉行。青島市衛生局副局長魏仁敏在會上介紹,目前青島市禁煙的依據是1996年4月7日正式頒布實施的《青島市市區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該規定已經沿用了10多年,只針對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的公共場所進行了禁煙規定,部分條款滯后于社會的發展。2008年奧運會期間,青島市政府出臺了《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工作的通告》,進一步規范了奧帆賽場館、簽約酒店及其他相關公共場所禁煙管理。
目前,相關部門已經提交了《青島市控制吸煙條例》修改稿,爭取明年提交青島市人大進行審議、立法。青島市衛生局監督與疾病控制處處長劉可夫稱,《青島市控制吸煙條例》兩年前就已經制定,一直在不斷調研、修改。如果審議通過,屆時,《青島市控制吸煙條例》將成為山東省首部控煙法規。
《青島市控制吸煙條例》將有哪些新的規定?劉可夫透露,禁煙的公共場所將重新界定,一些大家“默認”的公共場所將列入禁煙范圍,比如幼兒園、學校操場、學校門口等;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也將列入禁煙范圍;工作場所等人員密集的地方也將不允許抽煙;餐館禁煙將被明確。2008年奧運會期間出臺的《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工作的通告》,只對一些中大型餐館進行了控煙規定,《青島市控制吸煙條例》將涉及全部餐館。
禁煙的監管也將由衛生監督部門向公共場所負責人轉移。目前全市控煙監管、執法單位只有青島市衛生監督局,人手不足監管不過來。《青島市控制吸煙條例》希望控煙實現行業管理、監管,“也就是交通行業控煙由交通部門負責,學校等控煙由教育部門負責,就不是單單只有衛生監督局一家來監管,這樣使得管理措施真正到位。”
《青島市控制吸煙條例》對公共場所吸煙的處罰力度也進一步加大。“個人吸煙受到處罰,單位負責人也要被處罰。”劉可夫說,吸煙者所在的單位將被界定為第一責任人,下一步或許將會因為管理不力而受到相應的嚴厲處罰。
醫院窗臺變身“煙灰缸” 大學超市香煙琳瑯滿目
醫院窗臺放滿了煙頭,大學生在校園內“吞云吐霧”。10月31日,記者在島城多家醫院和高校注意到,雖然設置了禁煙標志,但很多人仍難抵擋香煙的誘惑。
10月31日上午,記者來到市區東部一家醫院,院區內的馬路上隨處可見煙頭。門診大廳外,有四名市民正在吞云吐霧。在該院住院部走廊的盡頭,欄桿上隨處可見煙灰煙頭。在住院部6樓走廊窗戶的狹窄縫隙內,已經塞滿了一整排的煙頭,旁邊墻壁上還貼著“樓內禁止吸煙,吸煙請到戶外吸煙區”的禁煙標志。在8樓走廊盡頭的陽臺上,一個裝八寶粥的鐵罐內已經裝了一半的煙頭煙灰,鐵罐外皮更是被熏成了黑色,窗戶旁邊的白色墻壁更有明顯的煙灰和掐滅香煙時留下的痕跡。
在海慈醫院門診5樓的走廊內,一名年輕男子叼著煙走來走去,對走廊墻壁上張貼的禁煙標志視而不見。“我們發現吸煙的市民會提醒他們把煙滅掉。”導醫臺的護士說,大部分吸煙者能聽從勸告,不過還是會有一少部分人吸煙,而且醫院比較大,工作人員不可能注意到每一個吸煙者。“在衛生間或者窗口,偶爾還是有人吸煙。”在醫院做清潔工作的黃師傅說,他打掃衛生間時,經常會在廁所內發現煙頭。
在青島科技大學嶗山校區的超市內,記者注意到各種檔次的香煙都有。在教學樓內的窗戶邊,不少男生趁著課間時間“吞云吐霧”,直到上課鈴聲響起才帶著一身煙味回到教室。甚至不少女生也加入吸煙大軍,在學校女廁內隨處可見煙灰煙頭。
“我從高中就開始吸煙了,剛開始是出于好奇,后來就戒不了了。”在青島大學教學樓內,正在窗邊吸煙的大三學生小李說,雖然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也想過戒煙,但是已經形成習慣,加上周圍不少同學都吸煙,也就放棄了戒煙的想法。
有戒煙門診無戒煙人群 戒煙藥物黯然退出醫院
10月31日,記者從各醫院戒煙門診獲悉,因為咨詢戒煙的患者過少,醫藥公司甚至不再為醫院提供戒煙藥物。
10月31日,記者來到市區一家醫院的內科門診,該門診的2號診室就是戒煙門診。不過記者在診室前沒有見到任何標志,前來就診的病人也都是呼吸道方面的病人,只有診室內墻上掛著一塊寫有“拒絕煙草、珍愛生命”的戒煙宣傳能表明這個診室還是戒煙門診。
“戒煙門診從3年前就成立了,但前來咨詢的人寥寥無幾。”醫院負責戒煙門診的呼吸科主任介紹,從門診成立到現在,大約只有200多人前來咨詢,真正采取戒煙行動的人更少。據介紹,戒煙門診主要是依靠藥物輔助戒煙,藥物分為兩種,一種是啟動藥物,服用一周后,就需要換成另一種維持藥物。服用藥物最少也要持續三個月,而兩盒藥物要五六百元錢,一盒只能服用1周左右。“不過現在醫院已經沒有這種藥物了。”唐華平說,因為長期沒有患者前來戒煙,醫藥公司已經停止提供藥物。
“醫院以前也有過戒煙藥,但是沒人用,醫藥公司也不再往醫院送了。”三醫呼吸科主任胡東明說,戒煙門診成立以來,主動前來咨詢戒煙的市民很少,大多數時間是醫生主動建議患者戒煙。
“醫院也有戒煙藥物,但是從來都沒用過。”青醫附院東院呼吸科主任程兆忠說,2005年該院設立了戒煙門診,但門診開診至今,咨詢的不少,但治療的人很少。在市精神衛生中心負責戒煙門診的精神六科主任席巧真的記憶中,前來咨詢戒煙的市民同樣寥寥無幾。“最近一位患者咨詢戒煙還是兩周以前。”席巧真說,從去年3月中旬以來,咨詢戒煙的患者也不過40多人,其中大部分人還是通過電話,真正到門診咨詢并采取戒煙行動的幾乎沒有。
“大部分人只在5月31日世界戒煙日時才會咨詢一下戒煙的事情,之后戒煙門診就無人問津了。”胡東明說,大多數時間只能是醫生主動建議有吸煙史的患者戒煙。“病房的病人還能聽從醫囑戒煙,門診上的病人只能建議。”胡東明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