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健康教育所進行的上海市公共場所控煙狀況年度監測顯示,《條例》實施以來,社會知曉率和公眾支持率始終保持在85%以上,法定控煙場所吸煙發生率由實施前的37.6%下降到2011年的18.1%,勸阻率由實施前的19%提高到2011年的53.7%。
全市控煙立案處罰并處以罰款的案例數逐年遞增:2010年共罰款場所12家、個人5名、罰金2.5萬余元;至2012年,截止第三季度就已罰款場所179家、個人77名,罰金31.3萬余元。迄今全市控煙罰款總案例數已達257家、個人87名,罰金共計49.6萬余元。
作為世衛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在我國生效后出臺的第一個省級控煙法規,國內行政法學權威專家評價上海“《條例》有缺陷、執法有亮點”,指出《條例》內容與《公約》核心精神有較大差距,希望能修訂完善。今年上海市健促辦聯合東方網開展的3次控煙輿情調查結果顯示,近9成網民認為應適時修訂先行《條例》,支持在所有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實行室內全面無煙政策。相關監管部門也指出,《條例》對行業內不同規模的場所確定不同的控煙標準,或者在同一場所的不同區域設立多重控煙標準,不利于監管執法,希望能推行室內無煙政策。
對此,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副組長瞿鈞在報告中表示認同,他說:“執法檢查中發現,《條例》有關吸煙區和非吸煙區的劃分等規定較為原則,影響操作性和執法的統一性。《條例》將‘不聽勸阻’作為對吸煙者予以處罰的前置條件,相關部門反映處罰力度較弱,影響實施效果。”
人大執法檢查組為此建議,適時啟動《條例》修改工作,對吸煙區面積設定上限,簡化個人處罰要件。“《條例》是按循序漸進的原則確定禁煙場所的種類,隨著控煙知識的不斷普及和社會共識的不斷形成,可以考慮參照《公約》的精神,借鑒兄弟省市的立法及執法經驗,在適當時候擴大禁煙場所的范圍,逐步實現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的終極目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