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書香四溢的高等學府 卻成為吞云吐霧的控煙真空區
“(咱寢室允許吸煙嗎?)這對俺沒約束。”
“你不叫抽煙管住了嗎?”
標識醒目但無人監管 控煙條例在大學校園成“一紙空文”
“這樣的條文大概也只能是靠大家從自覺上去遵守。”
“一些硬性規定不能遺忘了高校。”
敬請關注記者調查《控煙真空區》
近日,中國控煙協會發布報告顯示,全國31個省份的800所高校超過八成無煙環境不及格。學生食堂、男生宿舍、教學樓三個地點吸煙率最高。原本書香四溢的高校正成為控煙真空區。
在河南鄭州華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公寓,每一層都在顯要位置貼有嚴禁吸煙的標識,盡管樓道干凈、整潔,但是在樓層的垃圾桶卻堆積著大量的煙頭兒。一位大學生告訴記者,男生寢室吸煙很普遍,平時很少有人檢查,即使被查到也只是口頭說說。
(出錄音)“(這有吸煙的嗎?)那你去廁所看看,就知道了。(咱寢室允許吸煙嗎?)這對俺沒約束。”
一位樓管人員表示,學生宿舍樓的確不允許吸煙,學校也會不定期的檢查,但非常規的檢查依然不能制止學生在寢室抽煙。樓管人員:
(出錄音)“(是不是還有抽煙的在寢室?)呀,抽得厲害呢。小孩吸的都是好煙。不叫抽煙啊,你不叫抽煙管住了嗎?(抽的多不多?)不少。不好管理呢。”
這位樓管人員告訴記者,寢室抽煙除了污染環境,更是消防安全中的一個定時炸彈,之前的一次經歷讓他后怕不已。
(出錄音)“我一看樓道里,煙騰騰的,找吧找不著,最后一看被子著了,煙頭啊,后來過去把被子拉出來。”
教學樓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盡管到處張貼著禁止吸煙的標志,但是在課間的時候許多大學生都聚集在衛生間吞云吐霧,負責樓道清潔的阿姨告訴記者,樓道角落有很多大學生扔的煙頭,特別在衛生間煙盒隨處可見,有時候即使老師看見也無法制止。
(出錄音)“男孩盡是吸煙的,你上衛生間瞧吧。誰也管不住。老師管不住。煙盒子扔的,俺打掃衛生也沒辦法。霧氣狼煙的,管不住。”
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有高校在校生2000萬到3000萬人,大學階段是產生新煙民的高危期,高校校園本應是加強控煙、培養學生科學健康生活方式的最佳場所。然而,現實是一些高校學生吸煙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缺乏管制讓控煙在高校成為真空區。大學生宋國華:
(出錄音)“平均我們宿舍就有4個人有3個抽煙,課間的時候大家找個地方在教學樓吸煙。吸煙的時候也沒有人進行管控,挺普遍的。我們班的話男生寢室有5個,吸煙的寢室就有4個。看見學生在吸煙,學校的管理人員看見也不會制止。”
事實上,早在2010年教育部、衛生部就聯合下發了《無煙學校參考標準》,并要求各個學校建立健全控煙制度。其中規定中等職業學校和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室內及校園應全面禁煙,高等學校教學區、辦公區、圖書館等場所室內應全面禁煙。而真正意義上的無煙高校卻是鳳毛麟角。對此,河南天基律師事務所律師鄧曙光表示,類似這樣的控煙條例沒有上升到法律層面,不具有強制性是主要原因:
(出錄音)“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他們是一個部門的規章,規章是不能在法律范圍之外,尤其是不能在法律規定的處罰原則之外設置另外的規范。這樣的條文大概也只能是靠大家從自覺上去遵守。對于約束控煙的效果當然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根據中國控煙協會發布報告顯示,本次暗訪的高校100%張貼了禁煙標志,而去年張貼的學校僅有1.84%。盡管男生宿舍內吸煙行為有所減少,但學生食堂吸煙行為卻明顯增加。而且所有室內吸煙者無一例被勸阻,高校控煙工作不容樂觀。河南教育學院教授徐玉斌表示,公共禁煙不能遺忘校園。特別在高校,由于缺乏社會上的監督,控煙任務更加艱巨。下一步應從“考核機制約束”入手,形成控煙合力。
(出錄音)“應該高校同樣適用公共場所,一些硬性規定不能遺忘了高校。一是內外結合、二是軟硬兼施,硬的就是社會規定,比如說不允許在公共場所抽煙,可以視為學生綜合考評的因素。再一個班規班約,宿舍自我約束。我覺得這樣大家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實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