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黃鶴樓周刊》報道 在重慶渝北區加州花市,有一家“另類”店鋪,既不賣花,也不賣草,賣的卻是泥巴。
店鋪的主人叫陳燕。幾年前,她也是賣花的,因生意不景氣,后又改賣花盆,但生意依然很一般。
一天,一位姓陳的客戶來店里買花盆。他是一家園林公司的經理,也是店里的老客戶了。每次來,他都是先選好貨品結完賬,然后就坐下來跟大伙喝喝茶,聊聊天。可這一次,他卻有些反常,隨便拿了兩個花盆,看都沒怎么看,就忙著結了賬,轉身就要走。陳燕看他那副急匆匆的樣子,便試探性地說:“陳經理,怎么不喝杯茶就走啦?”
陳經理停了下來,道出了他“急著走”的原因。原來,他們公司剛買了一批花卉,為了確保成活,急需要一些泥巴,這兩天他已找了好幾個花市了,都沒有找到。所以,還得去找泥巴。
陳燕聽了,又好奇地問他:“你們要什么樣的泥巴?有哪么難找嗎?”
老客戶見她一臉真誠的樣子,就跟她說:“我們要找一些有營養的泥巴,這樣的泥巴在城里不好找,要到鄉下農村才有。我們沒這方面的渠道。”
陳燕聽了感到很驚訝,心想,在她老家——離重慶幾十公里外的鄉下,那里遍地都是泥巴,原來在城里還屬于稀缺產品。這讓有著多年小本生意經驗的她,嗅到了其中的商機。
于是,她就大膽地對陳經理說:“我給你找吧。”
客戶聽了,喜出望外地說:“太好啦,你若找得到這樣的泥巴,我愿意出高價要。”
第二天,陳燕就回鄉下,請人拉了一大車泥巴送到陳經理的公司。
她算了一下,這一次,一共賣了3000袋泥巴,純利潤2000元。利潤雖然不多,但已相當于她賣花盆近一個月的收入了。這么看來,這在常人看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泥巴,卻有著它的高額身價。
她便決定要做泥巴生意。
通過半年多時間的學習和摸索,陳燕掌握了泥巴行業的許多市場信息和技術,開發生產出了多品種、更營養的泥巴——腐殖土(腐葉土)。在短短一兩年時間里,她不但打開了重慶本地市場,還贏得了廣東、湖北等外地一些大客戶的青睞,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現在,陳燕每年賣出去的泥巴近30萬袋,一年的純利潤不低于20萬元。
從老客戶的一個反常舉動,到“引”他道出“心事”,這看似一個很平常的環節,卻讓心細和機智的陳燕從中淘到了泥巴的商機,并通過努力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